苹果生产系统养分投入特征和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当前苹果园养分投入高、肥料利用率低,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为此,分析我国苹果生产系统的养分资源投入、环境代价和环境减排潜力及途径,对我国苹果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渤海湾(山东、辽宁、河北)和黄土高原(陕西、山西、甘肃)苹果产区3535个果园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苹果产区养分投入数量、结构、适宜程度;采用养分平衡法计算了氮磷养分盈余量,基于养分盈余和化肥环境安全指数定性评价了苹果园环境风险;基于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产区431个苹果园生产过程详细管理数据和本地化参数,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了苹果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环境代价,并通过不同生产效率果园的分组分析了环境减排潜力;结合6年59个田间试验数据和调查数据,评价了养分综合管理和有机生产两种减肥途径的环境减排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苹果园养分投入量总体较高且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我国主产区苹果园氮、磷和钾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056.12 kg N/ha、687.34 kg P2O5/ha和861.12 kg K2O/ha,以无机养分为主,化肥氮、化肥磷和化肥钾投入量占比高达81.02%、79.11%和81.65%;氮、磷养分投入量表现为山东和甘肃较高,辽宁和山西较低,钾养分则表现为山东较高,陕西和山西较低。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氮、磷和钾养分分别仅有17.84%、6.35%和17.54%的样本处于投入适宜水平,处于投入过量的样本比例则分别为70.24%、88.12%和56.39%。果园有机肥投入总体不高(9.2413.01 t/ha),平均为10.82 t/ha,13.9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2、苹果园氮磷养分的高投入带来较高的氮磷盈余和环境风险。苹果园氮平均盈余量为296.56 kg N/ha,总体表现为高环境风险,其中56.85%的样本处于高风险状态(盈余量>200 kg N/ha),低环境风险样本仅占20.35%(<150 kg N/ha)。苹果园磷平均盈余量为414.28 kg P2O5/ha,其中盈余量超过200 kg P2O5/ha的样本比重高达70.20%。根据磷盈余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线性关系,各产区苹果园磷盈余量均超过了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临界值(5070 mg/kg)所对应的土壤磷盈余量(190.54326.28 kg P2O5/ha),全国平均磷盈余量是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临界值上限所对应的土壤磷盈余量的1.27倍,苹果园土壤磷素淋失环境风险大。化肥环境安全指数法结果表明,全国苹果园化肥环境风险指数平均为0.78,环境风险类型达到重度风险。从不同区域来看,环境风险指数最高的是甘肃,为0.81,环境风险类型为严重风险;环境风险指数较低的是辽宁和山西,分别为0.73和0.74,环境风险类型为中度风险;山东、河北和陕西的环境风险类型处于重度风险。3、根据农户调查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数据,基于本地化参数,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了苹果生产系统的环境代价。生产单位产量苹果,我国苹果生产系统能源消耗、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潜力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为4597.79 MJ/t、1067.02 kg CO2-eq/t、5.73 kg SO2-eq/t和3.91 kg PO4-eq/t。不同产区间存在差异,各环境指标均表现为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不同生产效率农户分组比较表明,低产低效组(LL)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7、1.32、1.30和1.32倍,而高产高效组(HH)各环境代价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18%、34.30%、38.16%和34.22%。4、黄土高原产区6年59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管理相比,以优化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及优化果园土壤管理为核心的苹果养分综合管理实现减氮28.27%、减磷48.57%、减钾18.45%,增产12.77%,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降低25.31%、28.51%、39.36%和37.78%。5、与常规苹果生产系统相比,有机生产系统具有较低的全球变暖潜力、水体毒性、人体毒性和土壤毒性,主要归因于有机生产不使用无机化肥和化学农药;但有机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环境酸化潜力和富营养化潜力分别比常规生产系统高8.89%、18.74%和26.91%,一方面是由于是有机生产体系产量较低,另一方面有机生产中有机肥的大量施用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生产系统中由有机肥大量使用引起的土壤毒性显著高于常规生产系统。
其他文献
空间研究是当代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中,空间结构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地景是指地面景观与历史文化二位一体的形态,是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
介绍了国内外长输油气管道自动焊技术和设备发展应用的历史,从机组设备和人员配置、焊接设备与工艺、焊接材料、操作工、标准及管理规定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管道自动焊技术的应
以部分经典绘画作品为解读视角,对蕴涵其中的哲学思维进行剖析后发现各种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都不刻意模仿对象,而是贯穿着物我贯通的创作宗旨,这正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
学生党支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活力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中老年女性尤然。鉴于甲减相关的症状与老龄化的症状非常相似,故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促甲状腺素(TSH)的测定被认为是筛查甲状腺功能异
LNG储罐大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韩国LNG发展起步较早,已有20×104 m3储罐成功运营的先例,并已开始27×104 m3储罐的研究建设。通过介绍韩国20×104 m3 LNG储罐的基本概况,得出
刺绣作为中国具有不历史性及艺术性的民间工艺,具有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以及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将简要论述民族传统刺绣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分析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传统刺绣艺
某水平井完井后试采不到1个月,套压异常升高,不得不实施修井作业。对套压升高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对起出的油管逐根进行了检查,发现许多油管螺纹接头严重腐蚀和变色,几乎所有
对FCC回炼油加氢的机理进行了描述,阐述了现有文献报道的不同种类的FCC回炼油加氢催化剂的构成,介绍了载体的改性方法以及不同的金属组分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对未来FCC回炼油加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传统手段与新技术之间的融合逐渐加深。长镜头作为画面表现的重要形式,继续固守传统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坚持经典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