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历史发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该系授课教师队伍的组成和特点,也对历届毕业学生数量的变化做出了一定的统计分析,又针对该系的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希望能梳理出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在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本文的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对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统计并分析了教师和学生队伍的数量和变化等情况。  地理学史的研究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本身就是一个“冷门”,尤其是民国时期地理教育史的研究更是少有人涉足,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本文首先以科学史内史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发展的三个时期并以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的教师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指出了这个群体主要以江浙地区的留学生为主,并且所授课程众多且其队伍不稳定等特色,而在对其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发现在战争时期地理学系的招生情况会突然出现一个猛增的趋势。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是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中心,但是其开创的学科更多的集中于人文地理学方向的研究。  中国的科学近代化的过程的相关研究课题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的研究是从一个具体的院校的地理学系的发展过程出发,来分析其在地理学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科学史和地理学史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对今后地理学的学科分化和综合,甚至于整个科学的学科分化与综合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和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类似,民国时期中国的水土保持科学也是在受到西方影响后逐步开展起来的,而当时频繁的水旱灾害则是推动这一工作迅速发展和深化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植林造林
近代广东的林学曲折地向前发展。以国立中山大学林学系为代表的一批林学人士,热心于林业教育,敢为人先,吸收国外林学的有益成分,锐意改革,为民国广东林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天文学史中的重要内容,前人在术文解读和算法分析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采用通常的计算手段很难准确、完整的
由于矿井主扇功率大,常年昼夜不停地运转,耗电量很大。据煤炭行业统计,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目前使用的主扇共有1086台,其运转平均效率低于50%者占41%,平均效率在50%~60%之间者占57%,平均效率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一个高潮,西方的科学知识大规模的传入中国。这一时期大量新的天文概念、天文数据以及计算方法涌现在历法家们面前,经纬度的概念正是其中一个最能体
在邮政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怎样培养年轻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引导他们追求政治进步,积极靠近党组织,这是我作为入党联系人考虑最多的问题。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首先当好领路
期刊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并确保有较高的
利用植物染色是我国最古老的手工艺技术之一。古代植物染色技术在古代印染工艺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古代染黑植物及传统染黑工艺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资源、工艺技术
童陆生原名童传甲,湖北黄陂县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他生于1901年,于2001年逝世,是一位百岁将军。1946年童陆生任军委总参谋部作战局局长。我于1946年2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