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生物学效应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饵料微藻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激光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概况,以最常见的饵料微藻——亚心形扁藻为样品,利用多种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探究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的有效方法;同时借助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等现代光电技术手段,研究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为激光技术在微藻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实验依据;为激光生物学效应的物理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激光在藻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概况,指出藻类培养以及激光生物学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案。   其次,以亚心形扁藻为辐照样品,较系统地开展激光的不同参数(包括剂量、波长、功率及偏振性)对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存在最佳剂量,最佳波长以及最佳的功率和时间搭配,但偏振与否却没有明显的区别。   再次,利用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获得亚心形扁藻自体荧光图象及其光谱,并研究LD激光、Nd:YAP激光辐照前后藻细胞自体荧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光辐照均扩大叶绿体面积,提高其自体荧光强度,改善光合作用活性;低剂量辐照可改善蛋白核内弹性蛋白活性,高剂量则破坏弹性蛋白。   最后,作为扩展研究,获得了亚心形扁藻傅里叶变化近红外拉曼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基于所获得的光谱,可进一步应用于藻类分类及环境胁迫下(如激光辐照、盐胁迫等)藻类的生理生化变化等研究领域;为藻类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实时、无损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呈现出新的面貌.
近年来,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或只有一个为负数的新型人工材料——特异材料,已经在微波段乃至近红外通过人工合成实现。人们通过将特异材料引入一维光子晶体中,发现了新型的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