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和语言紧密相关。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是刑事审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不仅反映了判决的法律效力,更展示了法官与诉讼人之间的文本交际。本文以Mann和Thompson等提出的修辞结构理论为依据,对30篇中文刑事判决书中修辞关系进行全面的标注,然后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辞关系的分析,旨在探讨刑事判决书各个语步中修辞关系分布的异同及特点,研究不同修辞关系在中文刑事判决书中的功能。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修辞结构理论以及法庭判决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简述了修辞结构理论和判决书语步的具体内容。第四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语料、研究步骤和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五章分析了各种修辞关系在中文刑事判决书中的语言实现。第六章为讨论结果部分,主要分析了修辞关系在中文刑事判决书各个语步中的分布和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中文刑事判决书中最常用的修辞关系。第七章概括性陈述了本文的结论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和启示。本文发现中文刑事判决书中包含丰富的修辞关系。序列关系以及联结关系出现次数极多,在多核心修辞关系中共占95%左右。在核心-卫星类关系中,环境关系、阐述关系、意愿性结果关系和意愿性原因关系出现次数最多。就中文判决书不同语步而言,修辞关系分布有巨大差异。环境关系、阐述关系和序列关系在告知性语步中占优势,而意愿性原因、意愿性结果关系和联结关系在表达观点的语步中占优势。此外,不同修辞关系所起作用也不尽相同。联结关系、序列关系和阐述关系使得判决书条理更清晰、语言更连贯,而证明关系、原因结果类关系和解释关系使得判决书更有信服力、更有逻辑性且更加详细。本文以修辞结构理论为依据,对中文刑事判决书中修辞关系进行分析,不仅丰富了基于修辞结构理论指导下的法律文本研究,还能为法律学者们对判决书的写作和评鉴提供一些思路,希望能为我国判决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