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语词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话语权,而话语权的关键就在于话语和话语体系的发展,政治话语作为话语中的一种类型,在政治活动中也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发展话语体系,就必须对实践进行总结,对中国发展的实践道路进行梳理和经验总结,才能发展出影响力的政治话语,解决我们在国际上政治话语权占据地位比较小的情况。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语词,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语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语词又分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话语语词和列宁的政治话语语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话语语词中,主要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政治权力等政治话语语词。在列宁的政治话语语词中主要分析了和平共处、民族自决权、无产阶级民主和党内民主等政治话语语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语词又分为毛泽东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邓小平理论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科学发展观中的政治话语语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毛泽东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中主要包含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人民民主专政和统一战线等;邓小平理论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主要包含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主要包含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科学发展观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主要包含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政治话语语词主要包含中国梦、生态文明、全面依法治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语词。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语词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大众化、中国化和实践性的特点。最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语词的当代价值,即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有利于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认同,有利于提升话语权,有利于增强理论自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政治话语的背后是政治理论,要真正使中国理论走向世界,为希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帮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必须发展牢牢把握政治话语发展的主动权。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其具体内涵,是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战略。其中“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由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的转变,是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性。农村治理能力是农村治理的关键因素,治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能否顺利完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逐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制约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建设水平,提升政府理论发展的方法内涵,建设更加和谐美丽的家园。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政府的生态职能建设成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彬州市作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发展源头的地方政府,伴随着多年的资源开采,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
乡村振兴战略是如今新时代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规划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根据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内容,在乡村战略规划体系中,乡村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于广大乡村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具有决定作用。而青年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其地位在乡村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日益凸显,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此外,我国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
西方现代文明肇始于英国,英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其宗教教育、绅士教育、公民教育等学科所涵盖的道德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作用。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其有着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制度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就自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受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和约束,英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但其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研究英国小学思
随着新时代教育强国的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迎来了新的变革。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它的核心在于“问题本位”,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逐步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高中《经济生活》虽然其内容复杂晦涩,但有许多教学素材非常适合应用PBL教学法且对学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PBL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经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达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治理现代化新要求。这意味着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还需要回答如何打破阻碍多主体协同行动的信任壁垒使之从多元主体凝聚为治理有效的“共同体”。以社区平台为基础、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技术支撑、由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充分参与的“四社联动”治理模式正是一次“社会治理共同体”形式的探索和创新,但“四社联动”止步于吸纳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十八条首次确立探望权制度,但对于(外)祖父母要求隔代探望(外)孙子女的权利规定并未明确,故而影响了法院对此类纠纷的裁判。《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一审稿及二审稿都对隔代探望权问题作出了回应,但是2019年10月21日的三审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并未出现对(外)祖父母隔代探望权的规定。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明确规定了保护父母基
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会代政府履行一定的职责,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型的特征。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类、从事公益服务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类,我国事业单位于2020年底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中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是专门从事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
贫困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议题,近年来我国对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在扶贫方法上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挪穷窝”、“拔穷根”,我国政府采取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获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已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多套,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搬迁群众基本实现全部入住的目标。尽管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效,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政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并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将其确立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