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银行贷款配给政策、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抵押等原因,往往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的受限加大了生产经营的难度,使企业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渠道下小微企业融资的困难。本文开篇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融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介绍,阐述了企业融资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制度制约、金融服务机构不健全、小微企业自身缺陷等问题,导致企业融资存在困难。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而言无法进行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方面由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也导致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在2011年后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以其信息优势、成本优势、高效率、普惠性弥补了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中的不足。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机构等主要形式,其中第三方支付为交易结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P2P、众筹、大数据金融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更为快捷的速度,倾向于后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能提供互联网化服务;互联网金融门户作为一种中介平台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服务。基于互联网金融方式的特点,本文选取了P2P、大数据金融、众筹作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的对象。在将传统融资模式同互联网融资模式(P2P、众筹等)进行比对之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从融资的难易程度、融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等角度分析比较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小微企业的互联网贷款融资模式技术上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但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内涵同传统金融相一致,依旧是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配比,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可以看做金融衍生产品,而非新兴行业和概念。通过大数据计算、网络方式的操作,优化了业务流程、增加了信息评估手段,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资金需求和供给实现了更为有效的匹配。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仍有待检验和提高,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仍处于国家政策的监管、监督真空地带。
其他文献
勃起功能障碍近年来发病率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谭新华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批
孟寅生,1955年出生。笔名:银剑、墨韵;聚星楼主人。高级美术师、作家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书法文化市场委员会副主任:中
文章以马克思的国家观为理论原点,依凭当代西方社会流行的国家与政府理论,以“911”事件为契机,探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对国家的新角色做出合理定位。文章力求
在相同工况下设置不同的供水温度对毛细管网相变蓄能炕和不锈钢盘管相变蓄能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供热方式对相变蓄能炕的热性能影响及不同供热方式下的最佳供水温度.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