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雨屏区不同密度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其土壤呼吸特征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凋落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凋落物的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起着重大作用,而且对维持林地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巨桉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大面积种植,在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及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选择四川雅安市2003年营造的3种不同密度的巨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自2008年1月起,通过对其凋落物量、凋落物分解及其养分释放、土壤呼吸等特征进行定位研究,旨在为提高该区巨桉林生态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华西雨屏区3种密度(2222株·hm-2、1333株·hm-2、833株·hm-2)巨桉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7655.58 kg.hm-2、6247.78 kg·hm-2、4079.93 kg·hm-2;凋落叶是凋落物中的主要组分,各密度林分叶凋落量分别占全年凋落量的87.89%、94.85%和87.18%;凋落物各组分间凋落量大小顺序表现为:凋落叶>凋落枝>凋落皮;凋落物量在1a中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春夏季凋落物量最大,峰值在5月。(2)在不同组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叶的分解速率比枝条快,分解12个月后,2222株·hm-2、1333株·hm-2、833株·hm-23种密度林分下叶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42.86%、39.56%和11.57%,枝条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64.28%、56.35和47.07%,叶的质量残留率显著低于枝(P<0.01);叶在分解的第5-8月时分解速率较大,而枝则在第4-10月时分解率较大;2222株·hm-2、1333株·hm-2、833株·hm-2的凋落叶分解95%分别需要3.322 a、2.989 a和1.356 a,枝条分解95%分别需要6.147a、4.783 a和3.604 a,各密度凋落叶、凋落枝年分解系数大小顺序均表现为:K833>K1333>K2222;凋落叶、凋落枝分解初始木质素浓度分别为211.07g·kg-11242.56 g·kg-1,凋落叶、凋落枝分解初始纤维素浓度分别为152.32 g·kg-1、315.70g-kg-1,经分解12个月后,各密度凋落叶、凋落枝的纤维素浓度比初始纤维素浓度低,而木质素浓度比初始木质素浓度高。(3)经12个月的分解,凋落叶各养分元素年释放速率大小表现为,2222株·hm-2:N>C>Mg>P>K>Ca,1333株.hm-2:N>Mg>C<P>K>Ca,833株.hm-2:N>C>Mg>P>K>Ca;凋落枝各养分元素释放速率大小表现为,2222株.hm-2:C>Mg>N>K>P>Ca,1333株·hm-2:Mg>C<N>K>P>Ca,833株·hm-2:C>Mg>N>P>K>Ca;各密度凋落叶各养分元素释放速率均高于凋落枝;凋落叶中C、K、Mg在分解过程表现为直接释放,Ca表现为依次经历淋溶、富集和释放三个阶段,不同密度N、P元素释放动态不同;凋落枝中C、Mg在分解过程中表现为直接释放,K-直处于富集状态,Ca依次经历淋溶、富集两个阶段,不同密度N、P元素释放动态不同。(4)凋落叶、凋落枝初始C/N分别为43.51、285.78;在分解过程中,各密度凋落叶、凋落枝C/N比变化动态总体均表现为下降趋势,经分解12个月后,凋落叶中的C/N比为:833株·hm-2<1333株·hm-2<2222株.hm-2,凋落枝中的C/N比为:1333株·hm-2<833株·hm-2<2222株-hm-2。(5)试验林分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各密度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Rs)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且密度为833株·hm-2(8m×1.5 m)的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2222株·hm-2(3 m×1.5 m)的最小;2008年4月、7月、10月土壤呼吸速率24h平均值均表现为风(833株·hm-2)>Rs(1333株·hm-2)>Rs(2222株.hm-2),且Rs(7月)>Rs(4月)>Rs(10月)。(6)密度833株.hm-2与其他两种密度林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密度巨桉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0-10cm根系生物量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林分密度越小,草本植物越多,根系生物量越大,有机质含量越多。(7)温度和湿度是巨桉林土壤呼吸变异的主导因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因素模型(Rs=aebtWc)优于单因素模型(Rs=aebt,Rs=aW+b),两者共同解释了该林分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的78.3%-91.5%;各密度林分土壤呼吸Q10值随林分密度增大而降低,大小顺序为:3.65(833株·hm-2)>2.60(1333株.hm-2)>2.55(2222株·hm-2)。
其他文献
韦恩·C.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他在后来的《隐含作者的复活:为何要操心?》一文中又旧事重提,再次论及"隐含作者"的存在。纵观其理论,我们发现:
[目的]在即将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国家"完全两孩"政策即将实施的背景下,调查深圳市区级妇幼保健院的发展现状及面临困难,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方法]在文献
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虽然每个项目各有不同,但其经营过程却有内在规律。经营过程的标准化与可重复性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企业项目管理
<正> 白血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据报导有逐年增高趋势。最近三年间,我组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14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占同期住院白血病患者的26.8%。本病临床表现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右方扭转)2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可分为右方
为喀斯特山地的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取样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市喀斯特山地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喀斯
虚拟配送中心是指运用虚拟企业的思想组建的动态物流配送联盟。车辆调度是虚拟配送中心的核心活动,物流配送的成本和效率受配送车辆的时间安排、线路规划等因素影响。本文利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作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它拓展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视野。可
目的 :系统评价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开展美丽吉林建设的集中体现。以改善吉林省西部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保障全省生态安全为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