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重构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方面,世界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全球产业结构带来了变革,在一些关键领域引起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从不利的方面看,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诸如进出口下降、劳动就业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即中国企业可以以金融危机为契机,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壮大自身。   在困难和机遇面前,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是我们面临的明智选择。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技术,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巨额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存在。同时,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等,拥有较充裕的自有资金。在此情况下,有效利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和企业的充裕资金,抓住“后危机”时代产生的机遇,实现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历史发展阶段的跨越,是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   本文认为,技术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利用外汇储备和企业资金等作为资金基础,支持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并购那些具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其他文献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转型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的到来,深刻改变
二十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实现资源全球最佳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一项金融创新,它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新型技术工具,并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然而,正是这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却在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科技人才凭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优势已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
旨在从根源上防止或降低种子播种后到关键生育期病虫害对作物持续性危害或逆境胁迫,从而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种子处理剂,随着其用量少、更加环保和持效期长等特点的日益突显,
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实现的,而作为传导机制中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