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资产证券化从2005年开始试点,迄今已有十余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而停滞,2011年之后开始恢复试点。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理财市场崛起以及政策推动下,201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经历的长达6年的蛰伏期后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基于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考虑而选择借助资产证券化工具盘活资产,降低流动性风险,改善收益情况,提高经营稳定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随之以普惠金融为特质的互联网金融显示出强大生命力,通过“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与资产证券化联姻,使得已卷入互联网金融旋涡的商业银行不得不在fintech与资产证券化所形成的新的资源配置环境下打造新的金融生态。本文研究的案例“农盈201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是农业银行在整个资本市场第一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之后发起的首例资产证券化案例,对基于“互联网+”大时代背景,农业银行如何推进扩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提出思考。首先本文在梳理了资产证券化相关文献、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互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其次通过以农盈201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案例进行研究并与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基础资产、交易结构和投资风险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思路,指明“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案例指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意义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