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资源型城市的实证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绿色发展愈加受人们重视,同时数字经济带来了新发展动能,由于对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发展转型要求更为紧迫,因此本文着眼于2011-2019年资源型地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数字经济、环境规制纳入一个框架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提供进一步的剖析过程,帮助资源型地级城市早日转型,使资源型地级市得以进一步良性发展。首先确定关键变量的相关概念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有关理论,查阅前人进行的有关研究,建立出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思路的同时,找寻本文研究存在的研究空间。环境规制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污染公共环境的各种行为进行的规制,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在传统索洛剩余基础上考虑绿色发展所得出的指标。本文使用熵值TOPSIS法对资源型地级市研究期间环境规制水平进行评价,发现资源型地级市环境规制水平具有明显异质性特征,受城市类型影响明显且在时间发展上表现出先整体提升后少许回落的特征。进而本文使用SBM-GML模型方法对2011-2019年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资源型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异质性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受城市类型影响较小,并且波动较大并未形成明显的规律。在实证过程中,利用系统GMM模型对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发现资源型地级市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倒“U”型曲线特征,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历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并存在拐点。同时,资源型地级市数字经济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了调节效应,经由数字经济的调节将放缓倒“U”型曲线,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一定的正向影响的基础上使其曲线拐点后移,且数字经济水平越高其调节效应也就越明显。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均有着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环境规制后期起到的负面效应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的调节效应较弱。利用分位数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了实证结果有一定的可靠性。根据以上研究与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重视资源型地级市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保优势、补短板,保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为稳定;应依照不同资源型地级市情况进行调整,帮助环境规制水平更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利用发展新动能帮助协调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关注不同地区资源型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对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继续挖掘数字经济将产生的调节效应。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市场逐渐形成业务多元化的新发展格局,这在增强市场关联性的同时加剧了风险的扩散蔓延。在外部环境不稳定、内部环境纷繁复杂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金融资产间的相依结构、精准度量金融市场的风险、科学分析各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因子分析法、DCC-GAR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重视,相关理论也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出现,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受到全球不同研究者的高度认可,其核心研究内容之一的流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流动性是保障金融市场高效运行的决定性因素。Amihud和Mendelson(2003)曾经强调,“流动性是维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1]。因此,研究金融市场中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学位
传统基于设计的抽样理论推断在抽样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政府调查、民意调查等各类大型调查一般都选用概率抽样调查,利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然而当前概率抽样调查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有抽样框的构造变得困难、调查成本高、调查回答率低、以及有效需求样本量不足导致估计偏差增大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调查悄然兴起,由于其信息传播速度快、获取数据成本低、便捷性高以及受众人员广的优势,从而以
学位
中国于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然而中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达到98.99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电力行业是国内碳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碳排放量占据了全国碳排放总量40%以上的份额,其中火电行业在电力部门发电量中所占比达到了72%。“双碳”目标下火电行业如
学位
碳锁定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担当保护环境的重任。本文通过对我国碳锁定现状以及碳锁定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找出造成我国碳锁定的原因,进一步提出解决我国碳锁定问题的策略。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西藏、港澳台除外)为样本,首先,在对碳排放量、碳承载力测算的基础上,建立碳锁定系数模型,对
学位
<正> 古鳕类是一个庞杂的分类群,在我国尤其西北地区多有发现,主要见于二迭纪晚期与中生代地层中,在这以前的地层中尚属罕见,且未见正式报道。 1983年夏,兰州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李兰去靖远磁窑进行中石炭世纳缪尔期靖远组考察时,于该组底部采到一较完整的硬骨鱼化石及带有背鳍和臀鳍的鱼体残段,同层产出真形菊石,上覆及下伏地层中均含丰富
期刊
近年来,随着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化技术的涌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被赋予了新形式。数字经济被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成为实现新一轮产业变革、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数字经济的出现将开发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深刻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用工成本骤升、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底端等突出问题
学位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技术水平较低,整体国际竞争力还不强的问题,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流并占领高端环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奋起直追不断承接制造业低端环节的两头挤压困境。在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出口技术复杂度能够很好的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是反映一国在全球价值
学位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调查方法的发展以及抽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由于社交网络具有大数据的典型特征,即动态性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等特性,直接分析原始网络数据是不现实的,需要借助抽样方法抽取子网络数据,从而借助子网络数据对原始网络的结构与特征进行统计推断。研究人员通常使用链式推荐抽样等非概率方法来研究不存在抽样框的总体。大数据下的社交网络抽样方法经历了从滚雪球抽样,到受访者驱动抽样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生产分工逐渐碎片化,产业内分工逐渐向产品内分工转变,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铺陈开来,引发了世界生产体系重构和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然而,国际分工在带来生产要素和贸易流向再配置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污染的全球分配,使得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不仅是生产分工链和利益分配链,更是与二者密切相关的污染制造链,不同程度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可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