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LiNi1/2Mn1/2O2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ge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CoO2由于容量高,可逆性和倍率性好等优点成为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但LiCoO2其成本较高,而且钴有毒,人们努力寻找一种可替代LiCoO2的材料。对可能作为LiCoO2替代材料的LiNiO2和LiMnO2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而不能实际应用。近年来,以Ni、Mn为主的固溶体材料具有优于LiNiO2和LiMnO2材料的特点,其已经成为正极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选取具有层状结构的LiMn1/2Ni1/2O2为研究对象,对其合成和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分别用sol-gel法和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1/2Mn1/2O2材料,由于共沉淀法合成材料性能更好,因此重点研究了共沉淀法合成工艺。研究出双氧水氧化共沉淀法制备LiNi1/2Mn1/2O2前躯体的新方法。利用双氧水把2价锰氧化为4价锰,得到了化学计量比的前躯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谱(XPS)、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多种测试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冷却方式等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进一步地,尝试了对材料进行Al掺杂改性。实验结果表明: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氢氧化锂为锂源,锂与镍锰摩尔比为1.05:1,900℃下煅烧9小时后经淬冷制备的LiMn1/2Ni1/2O2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在2.8 ~ 4.6V之间,0.5C的放电倍率下其可逆容量达145 mAh·g-1左右,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140 mAh·g-1左右。1.5C的放电比容量为104.62 mAh·g-1。XRD和SEM分析表明,材料为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固溶体,产物为均匀的球形颗粒,粒径范围在150 ~ 300 nm之间。XPS分析表明,材料中Ni、Mn元素分别主要以+2价和+4价存在。通过Al掺杂,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而且使电池的电化学阻抗增加。
其他文献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 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
本论文通过对共轭高分子结构以及复合材料合成方法的设计,成功地合成了以下几种复合催化剂:用前驱物PVC和ZnCl2在无水条件下合成了ZnO-CP复合催化剂;用原位分步生成法,以前驱
期刊
一、金属磷钨酸-过氧化氢体系催化烯烃的氧化反应研究使用易得的磷钨酸(H3PW12O40)为催化剂,过氧化氢(30%)为氧化剂,合成了多种烯烃作为反应底物,研究了该体系的催化氧化反应。
本论文以CeO2为载体,银为主催化剂、钴为助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Ag-Co/CeO2催化材料,以NO-CO同时催化脱除为探针反应,研究了载体的制备方法、银的担载量、银与钴的摩尔比、
钒酸钇钆晶体是(YxGd1-xV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激光基质材料,与GdVO4相似,具有吸收带宽、热导率高、泵浦阈值低等特点,可应用于激光二极管来产生高功率的激光。本文采用液相法
本论文着重探讨冷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C2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根据射频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特点,分别对其中甲烷的裂解过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得到裂解反应速率常数,并对描述反应
分别通过阴离子路径和电中性路径合成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和窄孔径分布的介孔Al2O3(m-Al2O3)载体,采用浸渍法和研磨法制备了介孔Al2O3负载KF新型固体碱催化剂(KF/m-Al2O3)。对制备的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势,逐步取代了一些传统的化学电源。锰具有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正极材料LiMn2O4研究成为锂离子电池研究
量子点(半导体纳米晶)具有有机荧光探针不可比拟的优点,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研究较早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目前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