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度控制的就地热再生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近年来国内逐步推广、应用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沥青路面维修技术,已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投入应用。但是,就地热再生后形成的路面质量是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采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式能否保证施工过程质量的稳定性,这对就地热再生过程质量管理而言影响巨大,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及就地热再生施工特点。通过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质量的研究,指出就地热再生过程质量管理的难点,在于就地热再生全过程质量控制。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指标。通过分析就地热再生复拌再生法施工过程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温度、铣刨深度、再生剂量、新沥青混合料量、拌合过程均匀性、摊铺厚度、碾压次数,是就地热再生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指标,其中温度是关键性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温度同时影响着铣刨深度、拌合均匀性、碾压次数,而这些因素从而影响再生剂的量、新混合料量以及摊铺厚度;利用现代管理综合评价方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温度最终影响着路面性能指标。就地热再生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需要通过适时的检测方法来实现适时、全面、动态地反映就地热再生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论文研究了采用红外图像测温技术在就地热再生过程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红外图像测温技术的原理,并在重庆渝武路就地热再生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实际性应用。通过分析施工过程各环节温度,并通过对路面加热的热平衡分析,得出基于温度控制的质量管理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加热机速度;另一方面是加热时间。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得出热再生机组的加热作业模式,从而对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进行温度控制,因此温度控制的关键也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温度控制的就地热再生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也首次验证红外图像测温技术应用在就地热再生过程中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研究中医对梦因、梦诊、梦治等方面的认识。认为梦是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三者变化的共同产物,梦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正邪袭人、内在脏腑疾病、社会人文环境而致,并用病梦治疗的实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图书馆内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为及时响应用户需求、自由配置服务要素和激发组织创新,敏捷组织是图书馆组织进化的主流方向。为促进向敏捷组织转型,图
为解决人民健身需求增长与体育场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面临管理主体责任
用Oryzalin对黄瓜茎尖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00—200μmol/L Oryzalin处理24h对黄瓜茎尖离体四倍体诱导较为合适,可以有效代替秋水仙索。和秋水仙索相比,0ryzalin使
德性的信仰是道德与信仰的高度契合,它是以最高善为价值旨归的,兼具向善性、科学性、真实性、纯正性等伦理特质的一类信仰。确立德性的信仰有利于解决信仰错误、信仰缺失、信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金属钨粉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并分析了高能球磨法、气体蒸发法、等离子体法、自蔓延高温还原法、氧化钨粉还原法等制备方法优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
<正> 全胰腺切除于1943年 Rockey 首先报导一例,因合併胆汁瘘死亡。1946年铃木敞报导全胰腺切除成功。到1973年濑明统计全胰腺切除49例。1977年 Ihse 报导65例,1978年 Braasc
审视和反思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化教育”功利性异化现象,着力促进文理课程体系的融合,设置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互融通、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
1.利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制备了树脂纳米稀土(镧,铈,钐,铕,镝)复合物,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树脂纳米稀土(镧,铈,钐,铕,镝)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