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音乐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是指在系统论、协同论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审美功能,使音乐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同步、合作、互补,从而优化素质教育的整体结构和整体功能,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鉴于此,合唱教学中如能很好地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将大大促进合唱教学的发展,应该说,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为合唱教学的稳步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它能充分发挥合唱教学独特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其与音乐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各个子系统协同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从当前合唱教学的实际和理论研究来看,合唱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在合唱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实践还未充分展开。本文试图对在合唱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进行一个较系统的阐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合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概述、在合唱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在合唱教学中实施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策略及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分析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发展情况及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分析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和在合唱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内涵。 第二部分: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概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协同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成果简介,以及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及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