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转移部位对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癌症第六位,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在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仅为3~5个月,接受全身化疗者约为10个月。转移性胃癌的治疗进展艰难,如何准确判断病情评估预后进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诸多有关转移性胃癌的预后指标已被提出,然而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不同部位的转移可能提示不同的肿瘤生物学模式、预后和治疗方法。本研究利用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诊断为转移性胃癌的患者,分析不同转移部位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以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诊断为胃癌伴远处转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的病理类型被限定为腺癌(ICD-O-3形态学编码:8140至8147、8210、8211、8260、8261、8262和8263)、粘液性腺癌(8480和8481)以及印戒细胞癌(8490)。选取经病理明确诊断且年龄大于或等于20岁的患者,转移部位、生存数据不详及多原发癌的患者被排除。获取每例患者诊断时的年份、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原发肿瘤部位、转移部位、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原发肿瘤及转移灶手术、生存时间及死亡原因等信息。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将患者进行分组。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特点,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影响总生存期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结果:共746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骨转移患者922名(12.4%),脑转移147名(2.3%),肝转移3126名(48.3%),肺转移1080名(16.7%),远处淋巴结转移2649名(40.9%)。腺癌发生肝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其它病理类型高,而印戒细胞癌发生骨转移风险较高。黑人发生肝转移风险最高,白人脑转移风险较其它人种高。近端胃癌发生转移风险较远端胃癌高。伴有肝、骨、脑和肺转移的患者较无相应器官转移的患者的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差。一种器官转移的患者较多种器官转移的患者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好。在一种器官转移的患者中,远处淋巴结转移较肝、肺和骨转移的患者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好,而骨转移较肝或远处淋巴结转移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差。原发肿瘤和转移灶切除术在仅肝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对生存有显著的改善,而对仅肺转移的患者生存无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现高龄(≥65岁)、未接受原发灶或转移灶切除术、分化程度低、多种器官转移、未婚和印戒细胞癌是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不同转移部位对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种器官转移的患者中,骨转移的患者较肝或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高龄(≥65岁)、未接受原发灶或转移灶切除术、分化程度低、多种器官转移、未婚和印戒细胞癌是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目的:通过应用大黄和吗啡构建两种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证实miR-128在STC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验证miR-128作用的下游信号通路及该信号通过对ST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吗啡10mg/kg/天皮下注射,300mg/kg/天大黄汤喂饲的方式构建慢传输便秘模型,结肠传输实验证实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应用q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miR-128表达水平
期刊
目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导致死亡的肿瘤中居于第三位。肝移植、肝切除是原发性HCC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模式。然而由于HCC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患者预后仍然较差。如何改善复发性HCC患者的生存对临床工作者来说仍然是巨大挑战,复发性HCC的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复发性HCC主要的治疗模式包括手术治疗、局部
期刊
第一部分肺腺癌中ceRNA网络的构建及TWIST1-ceRNET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背景】肺癌是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复杂的内源竞争性RNA(competingendogenous ceRNA)网络的相关研究已出现在包括肺腺癌的多种恶性肿瘤当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关于ceRNA网络的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于非编码RNA(ncRNA),然而,mRNA的表达丰度要更高于长非编码R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