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东亚近邻,因文化传播路径、地缘关系等种种因素,在文化方面与中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以考察中日两国的狐狸信仰为目的,采用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展开论述。狐狸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它历史悠久,广为人知。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的萌芽、发展、兴盛、乃至衰败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与此同时,它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狐狸信仰。然而两国的狐狸信仰,经过各自的发展变迁,时至今日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局。本文通过比较,力图阐明中日两国狐狸信仰的差异,以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差异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对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分流的理解。为此,本论文由“序言”、第一章“狐狸信仰的概念”、第二章“日本的狐狸信仰”、第三章“中国的狐狸信仰”、第四章“中日狐狸信仰的差异”、以及“结语”六部分构成。“序言”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动机,并介绍了先行研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在第一章中,明确了狐狸信仰是来源于人类古老的动物崇拜。狐狸是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征而被人类喜爱或者疏远,进而被当作神秘的存在的。最终成为人类信仰的对象一代代传承而来的“狐狸”,实际上只不过是被信仰神化了的幻影而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考察了中日两国狐狸信仰各自的演变过程:在中国,“狐”可谓命运多舛,经历了由祥瑞之兽到妖兽,再到农耕之神,最后却以“狐狸精”之名永垂千古的大起大落;日本的“狐”虽然继承了中国“狐”的“双重性格”,但随着时间推移,农耕之神的意象逐渐被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仍作为稻荷神在日本各地被广泛信仰。因为本文旨在比较差异,所以探究了“中日狐狸信仰的差异”的第四章自然成为本文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在此章中,对中日两国狐狸信仰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中国的狐狸信仰不断衰落而日本的狐狸信仰却呈现出多样化面貌的原因。“结语”部分中,在考察了关于狐狸信仰实质性的几种观点之后,以图表的形式归纳了中日两国狐狸信仰的差异。中日两国的狐狸信仰虽然同根同源,但是由于文化、宗教、风土环境等的影响,而呈现出迥异的结果也实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