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0年代以前,投资商大多来自港台地区,存在投资分散、经构趋同、技术含量低等问题;90年代以来,外商涌入我国,加快了一批新的支柱产业的形成,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与国有企业合资,促进了国有资产存量的增值。但也显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技术与市场,民族品牌与外商投资等,进展远不如人意。尽管在外商对华投资过程中,对我国投资带来利益的同时,对经济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由于今后一切高水平、高科技、高层次、大规模的国际生产、投资和贸易活动都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的更大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后备,更需要引进一些技术来解决许多项目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因此,我国依然需要具有高新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这给我国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即:既要吸引外商的资金和技术,又不要失去本国技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既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生产和产品,又不能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让外商垄断国内市场;既要让外国资本嫁接和改造国有企业,又不能让它们完全控制国有企业;既要利用开放发展经济,又不能在开放的同时形成对外部的被动的严重依赖。因此,对外商来华投资的政策和做法值得重新思考,以除弊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