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埋线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4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造模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诱导大鼠形成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穴位埋线组于“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第16d禁食24h后处死大鼠。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如腹泻、便血症状等,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IL-17、Foxp3、β2AR、NF-κBp65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去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β2AR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RT-PCR观察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κBp65、STAT6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β2AR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IL-17的表达也上升,Foxp3的表达也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NF-κBp65、STAT6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β2AR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L-17的表达也下降,Foxp3的表达也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NF-κBp65、STAT6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β2AR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L-17的表达也下降,Foxp3的表达也上升。结论:模型大鼠中β2AR、Foxp3的表达下降,IL-17、NF-κBp65、STAT6mRNA的表达上升,是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重要致病机制,NF-κB/STAT6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发病过程,穴位埋线“上巨虚”、“天枢”、“大肠俞”可以通过降低IL-17、NF-κBp65、STAT6mRNA的表达,减轻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病理改变,从而发挥抗炎修复作用。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不同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对于人和动物的致病性不尽相同,了解肉制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并进行血清型研究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食品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汇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但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生物脆弱性日益显著。基于此,以盐城黄(渤)候鸟栖息地保护为目的,提出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于作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写作就死亡的时代。于是文学生产在当下的“繁荣”是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以比较的。在这种文学之外的竞争中,像吴玄这样能够持久坚持耐心的作家可谓凤毛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可见振兴乡村已成为了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从思想、规划、村级组织、生态文明
文章以史料为基础,集中概括了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坛宗师欧阳修贬守滁州期间的文学成就和治政业绩.同时亦描述欧公优游山水的性好和宽政爱民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DNCB联合醋酸建立UC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灌肠给予美沙拉嗪,康复新液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