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者。传统教育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突出。传统教育以学科的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科技发达和信息化的今天,人们想在学校获取终身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年轻人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学习新知识、提升新技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今天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以课堂为阵地,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设定学习目标,为寻找自我价值感而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有计划地制定学习策略,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自主学习与自学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中进行的,自主学习不摆脱教师的指导,并且自主学习者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这是自主学习与自学的显著区别,对自主学习与自学加以区分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其发展过程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终身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教育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根据教师的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确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主动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所表现出的主动的、综合的学习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为基础,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性质、课程内容难度和课程特征等可以将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划分为制定学习目标能力、运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德育课程,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和思想性等特征,因此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质量,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催化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现实需要。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不重视提升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监控能力存在片面性以及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强等问题。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弥补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质量,也有利于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性和现实需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制定学习目标的能力,如引导学生设置近期的、具体的、适当的学习目标等;引导学生提升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包括引导学生提升运用复述策略的能力、提升精细加工策略的能力以及提升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记录、自我提问等方法逐渐提升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评、自我检测和自我展示等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