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塑性变形NiTiFe形状记忆合金热处理组织演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典型的NiTi基形状记忆合金,NiTiFe形状记忆合金广泛应用于宇航和航空领域油路系统的管接头。作为重要领域的管接头,其组织性能要求必然较高,因此,有必要对NiTiFe合金的组织性能控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 NiTiFe形状记忆合金经冷包套压缩大塑性变形后退火过程中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另外,还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法与元胞自动机法相耦合的方法模拟了冷包套压缩大塑性变形和随后的静态再结晶过程。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压缩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这三种工艺参数对NiTiFe形状记忆合金静态再结晶组织的影响,从而揭示了工艺参数对大塑性变形NiTiFe形状记忆合金静态再结晶的影响机制。另外,还探索了将变形引起的不均匀分布位错密度考虑在内的静态再结晶模拟新方法。这些研究对研究NiTiFe形状记忆合金组织性能的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将冷塑性变形引起的不均匀分布的位错密度为形核驱动力,本文所构建的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的包套压缩模拟与基于元胞自动机静态再结晶模拟的耦合模型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条件,所以能更准确地模拟经冷包压缩大塑性变形NiTiFe形状记忆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在退火保温时间为4分钟左右时,静态再结晶分数模拟值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在0.5%-1.05%范围之内。而在1分钟时,试验值与模拟值的误差最大可达56.24%,这是由于实验时试样放入炉中时经历了加热过程,无法准确测定具体的再结晶开始时间,而且发生的时间又太快。随着时间延长,模拟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趋于吻合,说明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模拟功能。通过实验结果可知,退火温度越高,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发生完全再结晶的时间越短,屈服强度越低,但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不大。压缩变形程度越大,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越细小,发生完全再结晶的时间越短,屈服强度越低,再结晶织构越明显。保温时间越长,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屈服强度越低,再结晶织构越明显。通过模拟结果可知,采用本文的耦合模型模拟的得到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符合JMAK理论,Avrami常数n在2.8左右,介于2.5至3之间且较靠近3,是极为理想的Avrami常数,说明当前的静态再结晶模拟模型较准确、可靠。通过模拟工艺参数对NiTiFe形状记忆合金静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可知,压缩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符合实验得到的影响规律,即压缩形变程度越大,再结晶晶粒越细小,再结晶分数曲线左移;退火温度越高,再结晶晶粒越大,再结晶分数曲线左移。退火时间越长,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再结晶分数越大。
其他文献
针对原有ZigBee路由方法应用于机场特种车辆监控系统中节点能量消耗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ZigBee的低能耗路由算法——LEZR(low—energy ZigBee routing)。该算法通过让节点尽量处
文学作品的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这种客观美和主观美的结合体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时,又需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再次结合,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体味出美之所在。本文拟探讨审
高职教育集团是由重点高职院校牵头,吸收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院校等参与,集团成员关系相对较为松散的组织。校企合作能够产生巨大的资源共享的规模效益、就业衔接的产
近年来,全省的中心工作是抓全局建设、抓工作龙头、抓硬件基础、抓资源共享、抓教学评估。今后。一段时间,吉林省要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充分发挥“质量项目”的引领作
【摘 要】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应注重针对性、导向性、客观性、及时性、激励性、多样性、人文性。  【关键词】作文;评改;“七性”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试图从七个方面谈谈如何评改作文,以讨教于方家。  一、针对性。首先应针对每次作文的具体的训练目标而评改。每一次作文训练,都应有细化的具体的目标。如果每一次作文都有具体的训练目标,每一次作文批改主要针对训练目标去批改,那么,每一
【正】通过入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在企
近年来,我校对教学管理改革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监督、奖惩、评估反馈等制度,从而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科学性、合
通过拉深试验对铝塑膜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在DYNAFORM软件中定义铝塑膜材料属性并进行仿真试验。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铝塑膜拉深成形性能的各工艺参数进行显著性分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