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朱自清是一位拥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名家。学术界对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常用选材谨严,感情真挚亲切,结构精巧严密,文笔简约朴素,语言鲜活自然,充满诗情画意等词语来概括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基本风格。那么,构成朱自清散文艺术基本风格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而语言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口语化又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语言风格的基本因素。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立体感。而语言的立体感又首先得力于朱自清独特的艺术构思;其次它得力于朱自清对艺术辨证法奥妙的领悟和把握,对各种艺术手法的独到的妙用以及他遣使语言的精湛技巧。二是语言的色彩美。作文如同作画,色彩十分重要。朱自清散文的色彩美因主观心理色彩的不同而体现出的不同色调,流露出的不同情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春》、《绿》等为代表,显得明快简洁,富于亮色,是一幅幅爽心悦目的青山绿水画;一类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为代表,显得朦胧飘忽,呈现灰色,是一幅幅缥缈虚无的南朝楼阁图。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他散文的意象性语言的描绘中,朱自清极善于把意象化的画面转换同主观情绪、情感的变化有机揉和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股含蓄深隐的情绪、情感之流,听到源于作者灵魂深处的心灵之声。二是表现在他对抒情性语言的运用之中,使语言成为他的心灵之声的最佳载体和媒介。三是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变的句法结构来营造一种音乐美。四是注意对字词的考究和锤炼。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口语化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亲切自然的谈话风特色,这是朱自清最完美人格的自然流露和体现;二是保留口语化的鲜活生动和幽默风趣,达到了雅俗共赏、纯正朴实的语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