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分析平台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等计算(P2P)的广泛应用,使P2P网络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P2P网络动态性强、节点数量规模大、协议种类繁多,因此对P2P网络研究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的对等网络分析平台(P2P-PA: The Platform for Analyzing P2P)为P2P网络的研究提供了两种方式:仿真P2P协议和采集真实对等网信息。对等网分析平台提供的对等网仿真很好地模拟了对等网的动态性并能监视网络运行状态;而对等网信息采集实现了大规模、低成本地采集对等网相关运行信息。本文首先全面深入地综述了对等网分析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介绍了对等网分析系统概念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仿真网络构建技术、快速计算网络直径算法和跨界兼容技术。动态仿真网络构建技术是系统提供多种方式改变网络中节点状态和边属性的技术。对于节点的状态改变,动态仿真网络构建技术提供的系统触发状态迁移技术使节点状态迁移发生的时间和对象准确;而用户触发状态迁移技术,通过用户可视化的操作,在仿真运行中及时的改变节点状态,提供了灵活的节点状态改变方式。动态仿真网络构建技术还提过多种分布函数,设置边上时延和带宽的分布;并提供接口使时延和带宽在系统运行时自动调整。本文提出的快速计算大规模P2P网络直径算法是结合图压缩的相关知识和弗洛伊德(Floyd)算法。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用该算法对服从随机分布和幂率分布的网络拓扑的计算效果。通过对以节点扫描次数为基准的时间复杂度的实验分析,以及与其他划算算法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效率以及可行性等。为了能低成本、大规模的采集真实对等网信息,P2P-PA采用跨界兼容技术,使平台虚拟出的大量节点连续的、独立的和真实对等网实体进行信息交互,从而采集真实对等网信息。最后,本文展示了使用P2P-PA采集到的BT网络IP地址分布和对P2P-PA性能进行了测试,证明各个模块运作正常,到达了低成本、大规模、能模拟P2P网络动态性的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虚拟MIMO技术被认为是MIMO的一种推广,也称为虚拟天线阵列(virtual antenna array,VAA)技术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研究的热点之一。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在无线广播信道中强烈的多径扩散会引起严重的信号衰落,使得有用电视信号的恢复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接入网己经成为制约整个网络发展的瓶颈。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融合了以太网技术的简单性、光纤传输的高带宽性以及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络(PON)
在无线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网络协议中的每一层都加入安全机制已经成为必然。作为网络协议栈中的最底层,物理层安全成为近几年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物理
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典型的军用目标如战斗机、导航、坦克和巡洋舰等的雷达散射截面积锐减,它们的雷达回波信号很微弱,而且常被隐藏于强杂波和各种支援干扰中,这给
高分辨距离像(HRRP)是由宽带雷达信号获取的目标散射点子回波在雷达视线上投影的向量和,包含了目标重要的结构特征,由于其易于获取,存储量小和便于处理的特点成为雷达自动目
本文提出了一种交叠编码和软判决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线性分组码中。编码时,每个初始信息组从相邻的初始信息组中添加交叠信息构成编码输入序列(有多个信息
我们在使用手机、车载电话、语音识别系统等移动式的小型语音设备进行通话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背景噪声、其它语音信号和混响的干扰,所面临的噪声环境也因应用场合经常改变
存储区域网络(SAN)与传统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不同,它位于计算机局域网后端,采用单独的网络,它不与局域网共用通信信道。存储区域网络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提供多条物理连接,保证系
非交互多方密钥交换是指假设N个用户希望通过非交互多方密钥交换协议建立共享会话密钥,所有用户同时向其他用户广播自己的公钥,同时接收其他用户的公钥,然后每个用户就可以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