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设备对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作为一种可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降低功耗、减小时延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D2D通信引入的同时,也使得这种D2D与蜂窝通信构成的混合网络面临严峻的干扰问题。如果不能对混合网络中的干扰进行有效管理,D2D通信的优势有可能完全消失。而干扰是由于D2D通信和蜂窝通信之间资源的冲突使用造成的,因此资源和干扰联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设备对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作为一种可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降低功耗、减小时延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D2D通信引入的同时,也使得这种D2D与蜂窝通信构成的混合网络面临严峻的干扰问题。如果不能对混合网络中的干扰进行有效管理,D2D通信的优势有可能完全消失。而干扰是由于D2D通信和蜂窝通信之间资源的冲突使用造成的,因此资源和干扰联合管理问题成为D2D与蜂窝混合网络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D2D和蜂窝混合无线网络,首先提出了基于组稀疏的功率和资源块联合分配算法,为D2D通信链路分配了合适的资源;然后为了有效消除D2D和蜂窝通信链路之间的干扰,提出了联合部分干扰对齐(partial interference alignment)及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为了在实际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拓扑的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控制算法,期望在系统性能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反馈开销。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 D2D与蜂窝混合无线网络中基于组稀疏的联合功率及资源块分配算法。该算法首次引入了功率优化及资源块分配向量(PORAV,Power Optimization and Resource-block Allocation Vector)的概念,并发现该向量集合具有组稀疏(group sparse)特征。基于该特征建立了基于组稀疏的和速率最大化问题,从而将功率和资源块联合分配问题转化为PORAV集合的稀疏问题。然后,为求解该优化问题,建立了与其等价的组稀疏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WMMSE,Weight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问题。通过求解等价问题,得出了最优的功率优化及资源块分配向量PORAV。该功率优化及资源块分配向量可用作预处理向量,指示了 D2D发送节点应使用的资源块集合以及各个资源块上发送功率大小。所提出的功率及资源块联合分配算法可以同时完成功率和资源块的最优分配,并且可以分布式应用在实际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降低D2D和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提升了 D2D与蜂窝混合网络的吞吐量。2.研究了 D2D与蜂窝混合无线网络中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优化方法。为了有效消除D2D链路和蜂窝链路之间的干扰,提升网络吞吐量,本文以最大化D2D与蜂窝混合网络和速率为目标,提出了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优化问题。对于D2D与蜂窝混合网络中较强的干扰,采用部分干扰对齐技术进行消除;对于剩余较弱干扰,采用功率优化进一步管理,以提高系统和速率。为了求解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低复杂度的三阶段求解策略。首先,为选出较强的干扰进行对齐,提出了可保证干扰对齐可行的干扰链路选取算法,此算法可根据干扰链路的信干比强度选出较强干扰,同时利用干扰对齐可行检测过程,保证最终所选出的干扰满足干扰对齐可行条件。然后,根据干扰链路选取结果,建立了部分连通的干扰网络。针对该部分连通干扰网络,进一步设计了基于干扰泄露最小的迭代部分干扰对齐方法。最后,为协调剩余未对齐的干扰,给出了基于凸近似的迭代功率优化算法。分析与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提高D2D和蜂窝混合网络的可得自由度和吞吐量。3.研究了 D2D与蜂窝混合无线网络中基于拓扑的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优化算法。首先,为了构建合适的网络拓扑,研究了在保证每条链路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下,不同对齐集(alignment set)数目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矩阵特征。然后,根据所总结的网络拓扑矩阵特征,提出了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该算法可针对不同对齐集数目,设计相应的拓扑矩阵,并保证在每条链路可获得最大自由度前提下,当前所对齐的干扰链路数目最多。在获得网络拓扑信息基础上,通过找出网络中所有的对齐集和冲突集(conflict set),设计了可减少反馈比特的基于拓扑的部分干扰对齐方法,以较少反馈开销消除了对速率影响较大的干扰。最后,针对残余干扰,进一步设计了基于凸近似的迭代功率优化方法,以降低干扰,提高和速率。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在吞吐量性能下降较少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系统中的反馈开销。
其他文献
复杂微纳米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在超材料设计和制备、空间光场调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当前研究热点课题之一。各类微纳米表面结构或膜系结构制备中表面微粗糙度或缺陷的存在对其光学特性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具有微缺陷的微纳米结构复合光散射特征,对微纳米膜系结构的设计、无损检测、光学操控和超材料研究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微纳米结构介质表面光场特性以及与单、双或者周期排布粒子
在过去三十年中,人们深入研究了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调度、控制、故障诊断以及不透明性等。在为离散事件系统设计控制器时,基于模型的方法可方便描述系统行为。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由Ramadge和Wonham(RW)共同提出的监督控制理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方法,以用于控制器自动求解,确保了系统不会违反用户给定的控制需求。然而,经典的监督控制理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状态爆炸问题,即系统的状态空间会随着
电磁(光)波与聚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课题,在粒度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微波遥感、显微成像、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有形波束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有形波束场的产生、传输和调控及对单粒子的散射研究,对于两个或多个各向同性多层球粒子以及手征球形粒子与有形波束的相互作用仍然是国际上比较新颖的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经典电磁学理论研究了聚集各向同性介质球、各向同性分层球及手
随着无线网络中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节点被赋予智能自主功能以决策其通信行为。在智能无线网络中,网络节点将本能地展示出自私行为而非无私的合作行为。例如,当以牺牲自己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来转发其它节点的数据包时,网络节点期望满足其个人的目标,也就是最大化其传输速率或者最小化其资源的消耗。基于此,将由展示出自私行为的网络节点所组成的无线网络称为自私无线网络。在该网络场景中,网络节点的自私行为,被称为“节点自私
全球范围内爆炸式的移动业务量和移动设备数目的增长对无线网络运营商提出新的挑战。为应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洪流,在当前网络部署更大密度的网络节点可实现更高的频谱复用效率,已被学术界和企业界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网络节点的不规则部署将无可避免地造成小区间干扰强度的增大;在这种干扰受限系统中,小区边缘用户受到的干扰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异构小区间的干扰问题已成为提升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的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存储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积累的多媒体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全球已进入多媒体大数据时代。这些庞大的多媒体数据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随着多媒体数据量的迅猛增长,如何对其进行高效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哈希学习的最近邻搜索技术具有索引速度快、占用存储空间小等优
本论文针对风驱时变海面电磁散射领域相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讨论分析了海面非线性作用、运动舰船产生的开尔文尾迹以及不同种类不同起源的海洋油膜对海面极化电磁散射及多普勒特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在海面风场观测、海面舰船监测与识别、海洋油污监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将锥形入射波引入到小斜率近似模型中并和严格的数值方法矩量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锥形波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民用和军事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项安全技术的应用基础是加密技术,而加密技术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密钥管理。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中,密钥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之前,其相关部署信息是无法预知的。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提出了密钥预分发方案。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点和限制,密钥预分发
闪速存储(又称为闪存)系统由于具有低能耗、良好可靠性和较高存储容量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易失存储技术。然而,随着MLC型闪存芯片存储容量的不断增长和封装尺寸的不断缩小,读/写干扰、电荷泄漏、单元间干扰和数据保持噪声等问题使得闪存中所存储的数据遭到损坏,从而导致闪速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差错控制编码技术为解决大容量高可靠闪速存储器所面临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而RS码和BCH码等
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军事通信、临时通信、抗震救灾、生物医疗、智能公路、智能会议和家庭娱乐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无线网络的业务日益多样化,大量的业务信息的传递对其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未来的无线网络必须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研究设计面向无线网络的高效数据传输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可实现以远低于奈奎斯特(Ny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