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如机械、化工、冶金、造船等仍占有主导地位,然而这些产业大多是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远落后于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运用高新技术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施产业创新,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寻求新经济增长点,进而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实现大连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软件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软件产业是一个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它广泛渗透到一、二、三产业,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更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同时,它又是其它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动力。发展软件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也是符合东北地区发展现状要求的战略性选择。 那么,软件产业对大连城市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目前还缺乏对这一问题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调查研究,往往局限在对该问题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年的研究。本文就将对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对大连城市经济的影响作用进行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以及产业经济等理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对比等方法,力图发现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规律以及存在问题,同时借鉴软件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改进的意见。 根据对大连软件产业近5年的发展数据研究,可以看出:1999年—2003年大连软件产业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总量持续上升,对城市经济总量的贡献是逐年在增加的,而且其增加的速度也在逐年加快。但是,大连软件产业的规模对比国内软件产业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大连软件产业出口增长趋势与其销售收入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增长速度在2002年均的有所回落,但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总量持续上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向日本的软件出口也是大连软件产业的一大特点,今后应继续挖掘这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大连软件产业对城市就业的拉动效果还并不明显,2001年和2002年两年的软件产业增加值增量对就业增量的弹性均为负值,到2003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