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类从此告别农耕时代进入了工业文明社会。但是,人们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只重视经济的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试图想要征服大自然。这种有悖于自然规律的发展,最终使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全球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的恶化起来。人类对满目疮痍的自然环境感到痛心,同时也开始自我反思,认为工业文明已经无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人类找到了一种新型的文明,那就是生态文明。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的形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对严重的生态问题充满了深深的担忧,并富有远见的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也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把这一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现代西方的生态思想的有益成分进行合理的借鉴,并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进行总结,找到了一条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发展的道路。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作为了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同时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展开和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这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对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这一思想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