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和有关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CEO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为出发点,以委托代理关系中股东和CEO的决策行为为核心,以努力产出风险、努力可观测性、风险态度为主线,从理论上建立模型深入探讨纳入CEO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好后,股东对CEO的薪酬合同设计问题,并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分别设计经济学实验,对考虑CEO过度自信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过度自信是“心理学中最稳健的发现”,是影响经济人进行决策的主要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之一。由于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无法精确测度人的过度自信程度,虽然对过度自信进行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如何利用实证数据检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障碍。根据Berg等(1986)的思想,引入实验方法,通过控制交易单位和概率的关系,实验者可以通过控制任意不同形式的偏好来引导参与人的行动,从而使得参与人表现出他们确实具有这种偏好时的行动。因此,本文立足于拓展经典委托代理理论“理性人”的假定,建立以“过度自信”为前提假设的理论模型,在充分借鉴西方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实验操作系统,根据理论假设来控制实验条件,选取真实的参与人,在虚拟的委托代理情景中进行决策,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对基于过度自信的委托代理理论进行检验。在影响委托代理关系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本文选取了努力产出风险、努力可观测性、风险态度等关键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委托代理双方如何进行决策。在对每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遵循的思路是:首先建立不同条件下股东和过度自信CEO的委托代理模型,然后根据理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操作实验,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本文基于以上思路展开研究,并得出基本结论,包括:1.在多轮重复实验中,参与人的决策向预测的最优行动收敛,且理论模型预测的最优行动和非最优行动有显著差异,理论模型在实验中得到有效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过度自信和风险态度无显著相关性,男性比女性更偏好风险和过度自信:3.在努力产出风险、努力可观测性、CEO的风险态度这些条件变化时,股东对不同过度自信程度CEO的薪酬合同设计各不相同。也正是围绕上述结论,本文形成以下2个主要创新点:1.在理论上,在第3、4、5章中,拓展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定,即CEO是“理性人”的假定,将CEO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好纳入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着重从努力产出风险、努力可观测性、风险态度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过度自信程度CEO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薪酬合同设计,不仅丰富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而且更清晰、客观地描述了股东和CEO的委托代理关系。2.在方法上,采用经济学实验的方法,设计了纳入过度自信的委托代理实验,并编制实验程序进行系统研究,分别检验拓展后的理论模型的最优解。在实验室的环境中,使控制CEO不同程度的过度自信成为可能,为理论模型提供了有效的实证支持,也为股东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参考和更深刻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