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a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材料由于自身优异的特点,近年来在光电器件及微纳器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应用场合上产生的摩擦、磨损、黏附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减轻硅的摩擦磨损,本文以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在单晶硅试件表面进行微摩擦学行为试验,结合分子动力学分析,探究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减磨润滑作用。根据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试验研究,选用了UMT-2微摩擦试验台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基于试验台的测试原理和试件的安装方式,设计了直径为3 mm的圆形单晶硅上试件和15?10 mm的方形单晶硅下试件,并采用DRIE方法对试件的织构进行了微米量级的加工。依据润滑液的自身特性及与单晶硅表面的浸润性能,选用二甲基硅油作为试验的基础液,同时选用了相关的试验材料和试验设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在硅表面间的运动剪切行为。讨论了模拟润滑体系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发现润滑液分子与单晶硅表面产生了很强的吸附作用。分析了润滑体系的剪切应力,发现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均能减小体系的剪切应力。讨论了温度及压强对润滑体系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98 K时,润滑体系的剪切应力最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剪切应力也随之增加,体系的润滑性能变差。采用超声分散法对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在二甲基硅油中进行了分散。采用UMT-2微摩擦试验台,进行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试验,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下单晶硅试件的摩擦系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磨损后的形貌进行了显微表征。同时,进行了不同织构试件、不同往复运动速度和不同施加载荷下,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润滑试验,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试件的摩擦系数。结合分子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添加剂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单晶硅试件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以及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了不同织构试件、不同往复运动速度和不同施加载荷对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在单晶硅表面产生了良好的减磨润滑作用,并对磨损表面起到了修复作用。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在单晶硅表面产生了化学保护膜和物理保护膜,保护膜受速度的影响较小且承载能力较强。氧化石墨烯含氧基团的存在,使其与单晶硅表面存在更强的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摩擦过程中的剪切应力。该论文有图56幅,表6个,参考文献98篇。
其他文献
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是目前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以建设国民经济和新材料研发基地为己任。承担了冶金行业85%以上的新材料研制任务,先后为我国“两弹一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飞船、电子材料等工程建设和冶金、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等国民经济行业建设研制并提供了大量关键新材料,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同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日前
毒品犯罪在世界各国犯罪中都属于一大“毒瘤”,毒品犯罪案件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文献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为节点,通过对国内毒品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在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骨水泥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术中以恢复小粗隆的解剖位置,重建髋部解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收集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51例,28例行皮下盲袢Roux-en-Y型行胆肠吻合术,其中,13例联用胆道镜进一
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就必须在营造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上下工夫。具体而言,需要以企业共享范式、知识创新范式、系统范式、空间范
怎样才能使软件企业支撑下去,并得以实现快速发展,这是很多软件企业都在关注、思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令他们最为头痛、难以面对的现实.对此,北京有生博大软件技术有限
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逐渐实现教学目标所遇到的难点与重点之处。可以说
目的:分析应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前置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175例
河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女性劳动力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潜在和现实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