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并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三叶香茶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 1.急性毒性研究:经预试验,三叶香茶菜的毒性低,无法测出其LD50,故用MTD测定三叶香茶菜的急性毒性。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1)用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小鼠血清ALT、AST、T-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2)用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小鼠血清ALT、T-SOD活力,MDA、TNF-α、IL-6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用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观察小鼠血清ALT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1.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MTD分别为459.6 g/kg、600g/kg,为人临床用量的919.2倍、1200倍,说明三叶香茶菜的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LT活力和MDA含量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能明显提高血清T-SOD活力(P<0.05),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 BCG+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ALT活力、MDA、IL-6含量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能明显提高血清T-SOD活力(P<0.05),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 4.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 2.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均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3.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保护细胞膜,包括降低MDA含量,增加SOD的活性,对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而减少肝组织的免疫炎症损伤等有关。 4.三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保肝降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