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概率模型检测技术对无线传感网络聚簇协议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rius1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应用在许多领域并成为一种重要的计算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成百上千的传感器节点和-些基站组成。传感器节点可以被分成几个不相交的簇集合。分簇的方法旨在支持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提高网络的寿命。每个簇集由一个内部簇首节点管理。簇首节点通常是以传感器节点本地信息作为参考,从一个簇中的节点中选取。簇头节点可以协调簇集合中各节点并且代表簇集合与基站通讯。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有许多聚簇协议。本文基于对聚簇协议的研究现状,选取目前四种最先进的聚簇协议,即LEACH、GEN-LEACH、HEED和PANEL。我们根据聚簇协议的特点,制定了一个分析框架包括网络配置和能源消耗模型。基于该分析框架,我们采用概率模型检测技术对四个聚簇协议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得到了科学全面的量化结果。经试验论证,除了通过模型检测得到的结果证实了之前Simulation的结果,实验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初始的能量配置会影响HEED口PANEL的能量消耗,而拓扑结构(?)LEACH、GEN-LEACH和PANEL的簇头个数的影响却不是那么明显。此外,我们还分析出了影响]HEED协议性能的主要因素。未来的工作可以朝两个方向继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加入其他的技术(如模型抽象技术)来处理复杂的聚簇协议状态空间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我们的研究应用到更多的聚簇协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类。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运输量需求增大。作为绿色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准时、快捷,正受到大、中型城市的青睐。轨交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
某科技集团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扩张,面对全球化的布局,提出了“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全球化布局策略,使企业从20世纪末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
图像匹配就是寻找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之间相同部分对应关系的过程,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数据分析、计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全球信息网络化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的普及与共享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捷。除此以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渗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人心与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人们已经把从网络信息的海洋中搜寻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互联网中的搜索服务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
数据中心技术是云计算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数据中心领域最新出现的融合型网络技术,光纤通道以太网(FCoE)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性能,减少网络设备的数量,并且可以保留现有的
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掀起了一场新的社会革命,特别是智能手机应用的高速增长更是改变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短信息、电子辞典,到移动QQ、飞信、微博、网聊,到网上购物、手
基于P2P(Peer-to-Peer)技术的网络应用是Internet最重要的应用之一。P2P网络以其文件共享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不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P2P网络规模大、结点动态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主要用于检测信息的目的,一般传感器节点的运算性能和存储空间大小都受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在监测区域大规模的部署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节点自组织形成的动态网络。这种全新的技术综合了无线通信,嵌入式计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