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空间视角下的中国技术创新升级与经济增长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专利空间视角下的中国技术创新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情况。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吸收了产品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出一套用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分布与演化的专利空间,并构建了专利空间的相关测度指标。在现实层面,本文选取了 1986年至2015年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匹配的中国发明专利数据信息,既保证了百万级别的大数据信息量,也保证了发明专利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在实证层面,本文探索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升级变迁路径,同时验证了创新能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与贡献作用。本文总结形成的基本研究论断有:第一,专利技术创新能力禀赋的累积在中国技术升级过程中既存在引导攀升的作用,也存在保持优势的作用,并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这样的现象说明,创新能力的累积对于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较强,由优势技术形成的创新扩散是当前创新领域的主要特征。第二,未来经济总量的增长水平与创新的分散程度和复杂程度显著相关,技术创新分散程度越大(熵值越大),预期GDP的增量水平越高;地区层面的创新复杂度越高,预期GDP的增量水平也越高。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首先,增加了全新的经济学研究视角,采用1986年至2015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匹配的中国发明专利数据,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进行了系统测算。在微观层面,覆盖百万级别的大数据信息,消除了传统研究中行业层面的模糊性。其次,技术作为生产环节的一种投入要素,技术的多样性为产品多样性提供了实现路径。在Hausmann、Klinger和Hidalgo的产品空间理论上,进一步衍生拓展出专利空间理论,构建了技术创新在理论层面的支撑架构。最后,本文从创新角度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在创新视角下,本文构造了专利空间中创新能力的分布结构以及创新复杂度指数,并以此对经济增长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本文的工作为宏观尺度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微观推动机制,可以作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量化测度理论及工具。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为解决湿式驱动桥壳结构传统优化中的低效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将响应面模型与可靠性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从建立全液压湿式驱动桥壳有限元模型出发,结合拉丁方试
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西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峰峰集团是峰峰矿区境内的一家大型的煤矿国有企业。峰峰集团下属的各矿区以鼓山为中心,环绕周围分布,形成了一
动词重叠式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使用动词重叠式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偏误。目前,关于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动词重叠式
研究对象:大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方法:调查访问、实验对比、资料统计和分析法。研究分析与结果1.学生学习评价应从《纲要》目标的5个学习领域进行评价大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应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资源如雨后春笋突飞猛进,阅读纸质资源的读者越来越少,作为高校信息资源汇聚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
回族、维吾尔族由于相同的信仰,加之文化本身具有兼容性,使回族话、维吾尔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回族话中借词与维吾尔语借词不仅在其词汇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对维吾尔
卫星遥感数据相比传统证据采集方式存在优越性,近些年也频繁地被国际和国内法庭争端当事方用作证据。法庭在是否采信的问题上立场不一,国际法院在涉及领土主权争端案件中对其
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的,汉语国际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在汉语国
隐喻辞格是一种语义辞格,因此,从语义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运用修辞学、语义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隐喻辞格为研究对象,对隐喻语义结构的多种表现形式,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