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药物传递载体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各种药物载体中,两亲性聚合物形成的胶束作为疏水性抗癌药物载体被大量报道。由于胶束的纳米尺寸效应,聚合物胶束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可以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作用聚集在肿瘤部位。胶束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载药量,稳定性,细胞相容性等等,同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设计智能聚合物胶束是一种好的思路,这种类型的胶束在生理条件下稳定,在肿瘤部位的特殊环境下可以加速药物的释放。本论文从不同的思路设计了一系列多敏感性的,功能化的聚合物智能药物载体。首先在第一章中介绍了一些纳米药物载体的概念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种敏感性药物载体,交联及多功能化的药物载体。第二章,通过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温度和还原敏感性的聚合物PEG-b-p(PEG-MEEMA-co-HEMA-Cyst-Ad),其疏水部分含有双硫键连接的强疏水的金刚烷结构和能形成氢键的脲结构。聚合物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在生理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胶束,聚合物的温度转变点大约在22℃左右,同时在10mM二硫苏糖醇(DTT)的存在下聚合物双硫键断裂胶束结构被破坏。聚合物胶束的载药量达到8%,同时聚合物能在1OmMDTT存在下快速释放出药物。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聚合物胶束基本无毒,而载药胶束表现出与自由阿霉素相类似的细胞毒性,该聚合物显示出作为细胞内药物释放载体的价值。在第三章中,为了提高疏水性药物载药量,通过大分子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温度和pH敏感性的聚合物mPEG-b-p(PEGMA-co-MAEBA-DEA),在疏水部分引入了苯环和醛基结构。聚合物有较低的CMC值,在生理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胶束,聚合物的温度转变点大约在20℃左右,pH转变点大约在6.5,同时聚合物可以装载阿霉素,载药量和载药效率比较高,载药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有机溶剂,聚合物的药物释放具有pH依赖性。聚合物胶束基本没有毒性,而载药胶束表现出与阿霉素相似的细胞毒性,预示该聚合物适合于肿瘤微环境的pH敏感性药物传递。第四章,通过简单的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聚天冬酰胺聚合物C18/BEA/IM/AP/mPEG-g-Pasp,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胶束,同时表现出温度,pH和还原响应性的行为。聚合物胶束能包载阿霉素,同时表现出在pH 5.0和10mM DTT存在条件下快速释放行为,并显示出协同释放效应。毒性实验显示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同时聚合物载药胶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癌细胞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多重敏感性的聚合物有望用作疏水性抗癌药物的载体。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构建多响应性聚合物的思路。第五章,我们设计了一种不同功能基团开环聚琥珀酰亚胺的聚合物Cyst-NBA/IM/AP/mPEG-g-Pasp。不同于第四章的是,本章设计的还原敏感性链段位于聚合物的疏水部分,提高了胶束的稳定性,同样表现出温度,pH和还原三重响应性的行为。聚合物胶束能包载阿霉素,同时相比于第四章,阿霉素在pH 5.0和10mM DTT的释放更平缓。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同时聚合物载药胶束也表现出与自由阿霉素相似的细胞毒性。这种多重敏感性的,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胶束是一种有潜力的抗癌药物的载体。第六章,为了简化多重响应性的聚合物胶束的合成步骤,我们采取构件合成-共混复合的策略设计合成了两种聚合物构件,其中一种聚合物PEG-b-PNIPAM-co-HEMA-BEA-co-IM具有苯环结构及温度和pH双重响应性,另一种聚合物PEG-b-PNIPAM-co-PyMA具有温敏性及光响应性。利用简单的复合的方法得到了杂合胶束,测试了每种构件胶束的双重响应性及杂合胶束的三重响应性,对单一和杂合胶束载药及释药情况进行了测试。在第七章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多功能的聚合物,利用聚氧乙烯硬脂醇醚(BrijS100)末端羟基功能化得到三种功能大分子,分别带有荧光基团,靶向基团和具有螯合钆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显影的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种pH敏感性的侧链修饰DTPA的酸性增强的大分子造影剂,设计了 pH敏感性的酶交联的聚合物,pH敏感性的氧化交联和离子交联的聚合物,pH敏感性的还原诱导交联的聚合物,表征了不同聚合物的结构。通过不同聚合物的相应组合,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荧光,靶向,MRI显影,交联,敏感性的稳定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后面将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我们设计的聚合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