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研究了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控制,在交流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和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电流环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思路、位置控制模型和算法及其软制动控制方式,利用TI推出的DSP芯片TMS320LF2407A,成功地实现了对小功率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控制,包括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由于时间问题,在负载波动较大情况下,控制系统的位置控制特性尚有差距,这个问题将会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目前,国际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建立一个优秀的控制模型,并辅之优秀的控制算法,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应用较广泛的控制主要有模型自适应控制等。 本文共分为概述、正文(七章)、参考文献及录用文章说明等部分。 概述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背景,该行业的一些龙头公司,提出了本课题的设计指标及创新思路。 第一章介绍了控制电机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电机的分类、基本要求等。 第二章对伺服控制理论作了一个简要介绍,包括伺服电机相关知识、伺服控制概念及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等。并且通过系统建模,利用Matlab实现了对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 第三章到第五章着重阐述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提出了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A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方案,详细介绍了速度控制环节、位置控制环节的实现方案及其算法,并且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列表说明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及今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第六章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七章作了结论和对今后的展望。 本文最后附上参考文献汇总和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录用文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