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局部侵袭性是恶性胶质瘤的显著特征,不仅限制了治疗效果,也是肿瘤复发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探究侵袭性的分子机制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热点突变p53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获得性功能(gain-of-function,GOF)。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脑胶质瘤细胞中p53突变体的获得性功能可以调节GSK-3β,从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胶质瘤细胞中突变p53对GSK-3β活性的调控作用,并明确突变p53获得性功能是否通过GSK-3β影响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芯片中p53以及p-GSK-3βTyr216(激活型)的表达。2.运用RT-PCR方法扩增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以及U-118MG细胞中的突变p53基因。3.利用慢病毒干扰载体稳定敲降p53基因,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敲降前后p53和p-GSK-3βSer9的表达以及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4.运用Transwell方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方法检测迁移侵袭能力;运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GSK-3β下游调节因子。5.使用GSK-3β选择性抑制剂1-Azakenpaullone(1-AKP)处理U251及U-118MG细胞,验证GSK-3β活性,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并运用Westernblotting检测GSK-3β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胶质瘤组织芯片中p53和p-GSK-3βTyr216的表达与胶质瘤等级呈正相关性。2.通过对U251和U-118MG细胞的p53基因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和使用IARC基因数据库的比对分析,p53的突变位点为R273H(U251)和R213Q(U-118MG),两者均为具有获得性功能的突变体。3.慢病毒干扰载体稳定敲降U251和U-118MG细胞的p53后,GSK-3β的活性随着p53蛋白表达的减少相应下降,两株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受到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和Snail,引起细胞EMT-like变化来实现。4.1-AKP抑制GSK-3β活性后,两株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同样涉及上述作用机制。结论1.人脑胶质瘤细胞中p53 R273H、R213Q热点突变均可调节GSK-3β活性;2.突变p53通过上调GSK-3β活性增强胶质瘤的迁移和侵袭能力;3.突变p53/GSK-3β信号通路调控迁移侵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发生EMT-like间质改变相关。创新性1.发现p53 R273H、R213Q热点突变位点均可以调节GSK-3β的活性。2.阐明突变p53/GSK-3β信号通路的促癌作用,丰富了突变p53获得性功能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