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槽回转式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l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相比于常规施肥,侧深施肥技术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收、节肥环保等优点,同时响应国家对化肥施用零增长的号召,在水稻种植大省黑龙江具有极高推广价值,侧深施肥装置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为解决目前国内侧深施肥装置存在肥料堵塞、肥量调节困难、施肥均匀性差引起的增产效果减弱问题,本文结合黑龙江地区寒地水稻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滑槽回转式侧深施肥装置,运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试验设计等方法对装置展开研究,通过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对侧深施肥技术在黑龙江地区的增产增效机理进行探究,为侧深施肥技术及配套设备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1)参考黑龙江地区常用插秧机空间结构,确定了滑槽回转式侧深施肥装置整体设计方案,明确了侧深施肥关键部件为排肥装置和风力输送系统,阐述了侧深施肥装置整机工作原理以及排肥装置、输送系统的结构组成,以高速插秧机作为挂载对象,确定了侧深施肥装置与插秧机的挂接方式。(2)阐述了装置的排肥原理,参考黑龙江地区侧深施肥农艺要求及插秧机可利用空间初步确定了排肥装置结构尺寸范围,设计肥槽工作长度为20 mm,以黑龙江地区常用的侧深施肥专用肥料作为分析对象,建立了装置的供肥模型,肥槽工作高度可在25 mm范围内调节,总数量为8个,对排肥装置工作过程中充肥阶段和排肥阶段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影响施肥效果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通过EDEM软件对排肥装置的主要工作阶段进行了模拟仿真,探究基于当前结构参数下合理转速范围,通过分析充肥阶段肥槽内肥料填充情况和排肥阶段肥料颗粒的运动状态确定排肥圆盘转速范围为10~50 r/min。(3)根据气力输送系统工作原理,确定了系统的肥料输送率、混合浓度比、输送气流速度范围、风机输送风量、文丘里管结构参数等几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配套部件的选型,根据肥料输送要求,基于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分别选取排肥装置供肥量10.8 g/s、21.6 g/s和32.4 g/s与气流速度20 m/s、25 m/s、30 m/s条件下组合进行气固耦合仿真,获得了在不同条件组合下肥料颗粒在文丘里管内的运动规律,确定了影响肥料颗粒运动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压力入口处气流速度,且当压力入口速度为25 m/s,输送系统的工作效果最佳,是进行水田侧深施肥作业时最佳风机速度。(4)依据《施肥机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对侧深施肥装置的总排量稳定性和施肥均匀性进行探究,通过单因素台架试验得到不同排肥圆盘转速和肥槽高度在相同时间内对施肥装置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排肥圆盘转速和插秧机前进速度对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排肥圆盘转速、肥槽高度对总排量稳定性和排肥圆盘转速、插秧机前进速度对施肥均匀性的回归方程,装置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整体控制在4.36%以内,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控制在12.80%以内,符合NY/T 1003-2006《施肥机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中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7.8%,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小于40%的要求,整体上施肥效果优于槽轮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通过田间试验对侧深施肥装置施肥距离和施肥量偏差进行测定,在给定施肥量为450 kg/hm~2时,侧位施肥距离平均值最小值为34 mm、最大值为47 mm,合格率分别为90%、93.33%。正位施肥距离平均值最小值为51 mm、最大值为80 mm。合格率为83.33%、93.33%,整体合格率为70%,表明该装置基本满足侧深施肥作业要求。(5)设计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对侧深施肥技术增产增效进行试验研究,选择哈尔滨市阿城区、绥化市双河镇、绥化市庆安县三处试验地区对常规施肥和侧深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进行测定计算,试验表明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可有效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三个地区有效穗数提升分别为7.50万/hm~2、16.65万/hm~2、17.70万/hm~2,三个试验地区产量分别提高7.99%、8.40%、8.80%,各地区产量平均提升8.40%,增产效果显著。相比于常规施肥,哈尔滨市阿城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0.21%、13.29%、10.03%,绥化市北林区分别提高12.03%、11.59%、10.21%,绥化市庆安县分别提高10.49%、10.30%、12.16%,各实验地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91%、11.73%、10.8%,试验表明采用侧深施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滑槽回转式侧深施肥装置,解决当前侧深施肥装置存在部分问题,并设计试验对侧深施肥技术增产增效机理进行研究,为侧深施肥技术及配套装置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牧业快速发展,农牧业废弃物日益受到重视,不正当处理会对环境与生态造成很大影响,而好氧堆肥可以实现农牧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因此设计一种性能良好的反应器堆肥装置对农牧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好氧堆肥通风过程热损失大、与堆体微生物需氧不匹配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一种根据堆体内部氧气消耗情况进行曝气的好氧堆肥装置,使堆肥微生物获得最佳的氧气供应,提高好氧堆肥生化
学位
杂草作为农业田间管理的重要作业对象,在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危害较大。传统的除草剂广域喷洒,存在除草剂药害、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目前特定地点田间管理SSWM发展迅速,可实现精准杂草灭除,然现有大部分该技术仍不能根据杂草表型信息进行除草剂量化施用,存在优化空间。根据植物生理学原理,对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杂草的由于其生理结构不同,耐药性随植株长大而不断增强。杂草的地上鲜重作为描述杂草生长状态的重要指
学位
论文针对微藻采收成本高,采收率低等问题,为提高微藻采收率,采用人工模拟微藻培养跑道池,对絮凝法与气浮法两种微藻采收方法进行采收工艺优化与机理研究,为课题组设计的机械气浮采收装置及其他采收装置的系统优化提供理论基础。首先以硫酸铁、硫酸铝、氢氧化钙和壳聚糖为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不同絮凝剂浓度、培养液p H值、絮凝时间对絮凝采收率的影响。利用二次正交中心组合试验,响应曲面分析,探究了3种影响因子
学位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导致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日渐凸显,生物质的高值化转化利用被认为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键替代品。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热解得到固态生物炭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生物炭经掺杂和活化后一般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高的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等特点,表现出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和吸附性能等。而且秸秆生物质原料在我国每年产量巨大,采用合理的方式实现秸
学位
传统的除草方式往往没有兼顾除草质量和生态保护。因此,本文从生物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损伤后施用除草剂的除草方法,并研制了一种智能行内除草机器人来评估作业性能。对照组的实验表明,损伤施药除草机器人在除草率方面明显优于纯机械除草,其更大的贡献在于减少机械除草作业的次数、降低能耗、减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化学除草相比,除草机器人依然实现了良好的除草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避免了作物损害、杂草抗性
学位
液肥靶向深施是一项将肥料精准施于作物根系附近的施肥技术,可有效提升液肥利用率、减少液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避免液肥挥发污染环境,对我国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液肥深施机具以穴深施和条深施作业方式为主,鲜有实现液肥靶向深施功能,现有机具存在施肥位置不准确和肥料浪费等问题。本文结合液肥应用现状,针对液肥深施机具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液肥靶向精准深施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机械设计、自
学位
马铃薯是主要的根茎类农作物,根茎旺盛是保证马铃薯高质高产的关键,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将垄沟内土壤覆至两侧马铃薯垄上,防止青皮现象产生,还能对垄周土壤进行松碎增加根部透气性,促进根部生长发育。目前,我国马铃薯中耕机的设计多针对一般土壤及黏重土壤类型,由于砂壤土存在石块较多,土壤粘性小等特点,现有马铃薯中耕机在此环境下作业,往往存在部件变形严重、培后土垄回流严重,垄型达不到农
学位
近年来,风能作为新型能源之一备受关注,市场逐年扩大。在风电机组向大型化发展的同时,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风力提水机、风力致热供暖等系统同样受到重视。Savonius风力机作为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的代表,具备结构简单造价低,转速低但力矩系数大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上述场景。但其启动力矩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且在部分方位角存在反向力矩,可通过结构优化和聚风装置的添加进一步优化。本研究以
学位
我国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耕作地表长期受到风力、水力的侵蚀以及不正确的耕作方式,致使土壤退化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保护性耕作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保护性耕作的实现过程中,免耕播种起到了重要作用,免耕播种机触土部件的设计研发是提高保护性耕作效果和免耕播种质量的重要途径。施肥开沟器是免耕播种机主要的触土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肥料的施入位置,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针对
学位
在保护性耕作的大背景下,针对水稻宽窄行栽培模式中苗床整地的技术特点,设计一种带状少耕整地复式作业机具,解决规模化水田整地作业的少、免耕技术问题,实现水田苗床间隔精细整地、浅松及条施肥复式作业;同时响应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污染治理目标,改善水稻种植过程中,传统施肥环节由人工抛撒施肥,致使肥料利用率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状。设计一种水田苗床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与机具组合作业,以完成水田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