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临床实验将通过在脑损伤术后应激反应中应用丙泊酚、咪达唑仑,研究丙泊酚、咪达唑仑对β-内啡肽(β-EP)、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乳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影响,以证实以上两种药物有可能在应激反应中影响应激指标而产生脑保护的作用。 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ICU的脑损伤开颅术后病人62例,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A组(阴性对照组)16例、B组(咪达唑仑组)15例、C组(丙泊酚组)16例、D组15例(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组)。测定A、B、C、D四组病人转入ICU即刻、转入后24h、48h、72h的β-EP值、HSP70值、血乳酸值。记录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h,每小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测定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h,每4h的血糖值。记录转入即刻及转入后72h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结果:1、转入即刻四组β-EP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24h、48h、72h B组、C组、D组比较A组β-EP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β-EP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比较β-EP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入即刻四组HSP70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24h、48h、72h B组、C组、D组比较A组HSP70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HSP70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比较HSP70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入即刻四组血乳酸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24h、48h、72h B组、C组、D组比较A组血乳酸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血乳酸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h每小时心率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h每小时平均动脉压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转入即刻四组血糖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4h B组、C组、D组比较A组血糖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血糖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后8h至转入后72h,每4h测得血糖结果四组之间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转入即刻四组、转入后72h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内比较转入即刻和转入72h,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转入即刻、转入后72h四组 GCS评分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均可降低应激反应过程中血乳酸的水平。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可增加机体对血糖的调控。丙泊酚在脑损伤术后应激反应中降低β-内啡肽优于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降低β-内啡肽水平大于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反映联合用药更能抗脑损伤后的应激反应并可能产生更好的脑保护效果。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用药组可降低热休克蛋白70,提示两种药物合用更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