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产业环境的剧烈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组织结构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使得企业仿生理论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重点。企业仿生理论首先把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待,以生物各种各样的特征为模型,认识企业及其环境中各种现象,研究企业的生存和持续成长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类比法研究生物DNA对生物进化的作用机制,引入“企业DNA”的概念,用“企业DNA”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来探讨企业进化实现的过程机制,即企业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企业基因变异机制、企业基因重组机制和市场生态环境选择作用机制。本文遵循从这一路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和讨论: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同时借助生物学的有关原理,通过对企业和生物体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提出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进而揭示企业生命体的运行机制。运用类比方法,提出了企业DNA判断标准,即企业DNA须具备稳定性、控制性、变异性、复制性四个特征。由此构建企业DNA结构模型,并提出了以此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企业进化框架。同时利用布尔代数模型研究企业进化的动力。经过运算进一步发现,这个矩阵具有自组织进化的特征,即企业进化是通过企业DNA的碱基相互作用走向组织性和新奇性程度更高的自组织过程。其次,对企业基因进行重新定义,给出企业基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生物概念体系,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基因(企业专有知识)的表达调控机制。对企业基因表达和企业基因调控的过程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正是企业DNA变异才使得企业不断进化。企业通过主动变异来提高企业生命力,不断适应着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借鉴了生物基因重组的思想,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基因重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企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进而形成了企业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达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的目的。然后,通过构建企业市场生态环境,包括企业广义生存域(间接外部环境)和企业活动域(直接外部环境)两个层次。从企业进化面临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分析入手,对企业进化结果进行了完全性分析,并提出市场生态环境选择、企业外部构建和企业内部构建是企业进化的三种主要动力,由此体现了企业进化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和环境选择三种机制。最后,企业进化机制的研究结果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论述了国有企业进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国有企业的进化模式以及成长进化的对策。阐述了国有企业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有关问题,认为学习与创新将改变组织基因维持的基础。本文对“选择机制”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选择机制就是国有企业基因进化诱导的竞争环境,并提出了实践中建立选择机制模式的基本对策思路与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