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微环境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上导致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三及第四大恶性肿瘤。在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以往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发现确诊时即伴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约占25%。除了肝转移,腹膜种植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发生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据统计仅仅只有5-9个月,预后极差。因此重视腹膜转移的发生,通过对腹膜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与间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微环境进行研究,找到结直肠腹膜转移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炎性介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应用价值,这不仅能有利于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方法:1、收集结直肠癌细胞RKO分泌的上清,经处理后加入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共培养作为实验组;无血清培养基与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共培养作为对照组(1)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间皮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之间连接的改变(2)应用CCK-8实验检测间皮细胞的增殖改变(2)流式细胞仪判断间皮细胞凋亡比例(3)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情况2、腹膜间皮细胞HMrSV5与结直肠癌细胞RKO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观察受损腹膜间皮细胞是否对结直肠癌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结果:1、接触结直肠癌上清后腹膜间皮细胞的细胞连接被打开,细胞大量脱落,出现裸区,形态发生改变,变为圆形、柱形。2、结直肠癌上清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使用无血清培养基与结直肠癌上清分别加入腹膜间皮细胞,应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无血清培养基相比,加入结直肠癌上清的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3、结直肠癌细胞上清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凋亡应用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上清促进腹膜间皮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关于抗凋亡蛋白Bcl-2与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果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上清能够显著抑制间皮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且上调了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4、共培养的受损间皮细胞可以反用于结直肠癌细胞,使其迁移能力提高应用Transwll小室共培养结直肠癌细胞与间皮细胞,单独培养结直肠癌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间皮细胞共培养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1、结直肠癌细胞RKO分泌的细胞上清能够抑制间皮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同时还能够诱导间皮细胞发生凋亡。2、受损伤刺激后的间皮细胞可以反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促进其迁移。
其他文献
烤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烤烟以叶片为收获物,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生态条件不同,质量目标定位不同,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烤烟在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都有较大面积
相山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区,是国土资源部设立的第2批整装勘查区之一.从重力异常、航磁异常和航放异常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山矿田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地质要
景象开发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景象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将来处置库性能的特征、事件和过程(FEPs),并对所有的FEPs进行分类、筛选分组
准噶尔盆地东缘将军庙北部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期板内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上地
准确掌握和评估各类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精准治污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餐饮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受蔬菜价格的影响,硬近些年蔬菜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事物的发展是有利就有弊。因蔬菜的外种引进。蔬菜南北频繁调运等多方面原因,使近几年我地区蔬菜美洲斑潜蝇的危害呈逐
期刊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水杨醛氨基葡萄糖西佛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和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发现在不同化合物作用下,大肠杆菌的代谢热谱不同,从热谱曲线的差异探讨了SG系列金属配合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资料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参加8轮调查并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
由于不同型号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多样性,跨型号大规模融合应用系统通常要求在拥有多种软硬件平台[异构平台)的分布式环境下运行.借助中间件(Middleware)技术改进软件重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