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且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小学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面来看它可能处于一种平稳状态,但实际上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根据这几年的报道,教师和小学生互相殴打已经算不上新鲜的事件了,甚至有些手法极其凶残,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小学师生关系也随之不断地变化着,主要呈现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方面教师的权威地位不断地削弱,小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漠视教师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素质有所下降,师德开始沦陷。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变迁在学校的反映是弱化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强化了师生之间的疏离感,以致发生了很多不应出现的事件。正是这些小学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构建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呼声越来越大。 小学和谐师生关系有四个特点:主体间性、对话与交往、尊重与理解、合作与互享。本研究抽检选取靖江三所小学,从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四个特点出发,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试图了解靖江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现状,从而不断地改善小学师生关系,最终促使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经过调查发现靖江小学师生关系出现以下几点问题:在目标上没有完全实现从“物”向“人”的转变;在主体上没有完全实现主客体间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在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对象性活动向交往性活动的转变;在情感上没有完全实现情感漠视向尊重理解的转变;在方法上没有完全实现相对独立向合作共享的转变。同时,笔者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从目标和谐、主体和谐、过程和谐、情感和谐、方法和谐和环境和谐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构建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路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