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更换原因分析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HIV/AIDS患者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换药情况,分析换药原因,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换药风险,寻找副作用低、长期耐受性强和病毒抑制持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治疗失败风险,优化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中收集某市级三甲医院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HIV/AIDS初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治疗前的基线信息以及后期治疗的随访信息,随访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26日。建立接受AZ
其他文献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衰等心血管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重构有关。用四氧嘧啶制备的家兔糖尿病模型,出现QT延长,动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抑制剂姜黄素和钙感光蛋白C (calphostinC)对UGT1A及UGT1A3的影响。方法蛋白激酶抑制剂分别处理LS174T细胞和重组表达UGT1A3的Sf9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处理前后的LS174T细胞内UGT1A和Sf9细胞中UGT1A3表达量的变化;以木犀草素为底物进行体外孵育,检测处理前后LS74T细胞内UGT1A活性的变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指在氧化条件下,未经官能团化的底物直接偶联,从而构建碳碳键或碳杂键的一种方法。此类反应具有更高的原子利用率,更短的实验步骤等优点。为了克服因使用金属催化剂带来的毒性大,费用昂贵及残留物难以消除等缺点,近年来,非金属参与的CDC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作为一种良好的有机氧化试剂,已经在CDC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
本论文主要发展了环状碘鎓盐参与的一些高原子性和步骤经济性的串联绿色化学反应,建立了有望从中发现多样性的端粒酶小分子抑制剂先导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库。本论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端粒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首先我们介绍了端粒在细胞中的功能及特点。其次,介绍了端粒和端粒酶抑制剂的激活机制。最后对不同类型的端粒酶小分子抑制剂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原子经济性的铜催化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