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少量出血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少量出血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治疗的高血压壳核少量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整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高血压等相关病史、入院时症状及体征如肌力、血压升高程度等、CT影像学表现、术前症状变化、手术情况、手术血肿清除率、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情况、出院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将各项指标统计对照。通过术后1个月近期随访及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了解患者生活自理情况,通过GOS评分及ADL评分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本组11例患者出血部位均为壳核,出血量在20-30m1,手术方式均选择颞侧入路,单管置入引流,CT下操作。术中血肿清除率平均在70%以上,术后拔管时CT复查确认出血已清除90%以上,拔管时间为3-5天。无死亡病例,无术后血肿扩大病例。并发肺部感染5例,均无肾衰及褥疮并发症出现,无深静脉血栓,入院后7-12天均出院或转康复科治疗,平均住院日9天。11例患者出院时均为神清,语言功能恢复、患侧肢体肌力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回访:1个月GOS评分5分6例,占总数的55.6%;4分5例,占总数36.4%6个月ADL评分大于75分8例,生活完全自理者为62.5%。结论:方体定向血肿吸引术在临床治疗高血压少量壳核出血中,打破了既往小血肿的传统内科治疗方式,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范围。该技术定位较准确,操作相对简单,血肿清除率可以达到90%,术后患者瘫痪、失语等症状改善明显,合并症发生较少。该技术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可较明显的缩短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同时改善远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而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新常态下,钢企之间的竞争正在由装备、技术、成本、产品的要素差异化,发展成为包括生产组织、资源配置、营销渠道、技术服务、体制机制在内的系统差异化。与此同时,在行政化
低风速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工作的精细化和准确化对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代表性测风塔的实测数据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场址区域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是年发电量
目的:总结外展塑形综合疗法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2004年10月~2008年1月收治的58例(70髋)Perthes患者,采用外展塑形综合疗法,配合中药辨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与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7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感染组(n=68)和休克
针对我国化工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造成气候变暖和区域重度雾霾事件频发的现状,该文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工业过程碳排放计量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采
介绍了目前中压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探讨了高电阻接地实现的方式以及高电阻接地的特点与优势。
目的研究体外放射治疗对犬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吻合口处内膜增生和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6只,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各2组。放疗组及对照组均先行手术干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NK1受体拮抗剂L-703,606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创伤组(TBI组,28只),L-703,606组(LT组,28只)。TBI,L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企确保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做好在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工作,在内部管理工作上,尤其是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