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门学术,都是以作为工具和舟楫的“方法论”为核心的。因此,史学观念要想革新,治史研究的方法首当其冲,特别是对中国逻辑史这个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事物更是如此。纵观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发展,笔者发现在当前的中国逻辑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方法论观念淡薄的问题。这是中国逻辑史学界的弱点之一。虽然中国逻辑学界提出了一些研究中国逻辑史的方法,但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不够系统,而且忽视了前人著作中的一些方法。在近代,许多学者对如何进行中国逻辑史的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学方法,尤其是梁启超治墨家逻辑的研究方法、章士钊治《逻辑指要》的研究方法和胡适治《先秦名学史》的研究方法,这三人对近代中国逻辑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方法论对于后人研究逻辑史的影响深远,甚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研究中国逻辑史时仍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们的方法论范围。梁启超主要运用了“比附”的逻辑方法,章士钊主要运用了“平行比较”的逻辑方法,胡适主要运用了“借鉴西史”的逻辑方法,方法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在审视他们三人的方法论问题时,只注重了他们所用主要逻辑方法,而忽视了他们在研究中所用的其他的方法论,比如梁启超在研究中国逻辑思想时运用了考证训诂的方法、胡适提出了审定史料、整理史料的方法等等,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研究中的一大失误,因此我们有必要恢复其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构建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来推动和促进中国逻辑史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对梁启超、章士钊和胡适三人的逻辑方法论的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我对研究中国逻辑史所要用到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首先,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对于我们治逻辑史的研究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其次,在谈到治中国逻辑史方法之前,治史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第一,要系统地掌握中国逻辑史知识。第二,中国逻辑史研究还需要思维方面的专业训练。第三,中国逻辑史研究应有贯通的眼光、全局的观念。第四,中国逻辑史研究,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五,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第六,要具有变化发展的眼光。研究中国逻辑史的具体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考证训诂的方法。这是研究古代文献必须用的一种方法。第二,归纳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尽可能的搜集相关的史料,搜集齐全之后从中得出结论。第三,历史分析的方法。任何学术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而且它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四,逻辑解读的方法。中国逻辑首先是逻辑思想,因此,要用逻辑的观念、逻辑的方法来梳理中国学术中的逻辑思想。第五,比较的方法。中国逻辑、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是世界三大逻辑流派,要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同异就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第六,实验主义的方法。概括来说就是细心按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我们在研究中国逻辑史方法论的时候不要总是局限于本学科方法论的研究,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史学的方法、数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等等。新史学方法能增加历史研究的长处,却不是独一无二的方法;旧史学方法虽成过去,但并不是已经过时的方法。新旧史学方法应在史学方法的承旧与创新原理上融合为一体。写旧历史,兼用新方法;写新历史,不废旧方法。史学方法论唯有在承旧与创新上,才能精深、博大、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