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技术创新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外部性、公共品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能仅依靠市场,还需要政府干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梳理现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可知,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方面国家实施了不同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并且随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着调整。在这些政策作用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所增长,但同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产出质量仍有待提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在前人肩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重点。其次,对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剖析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经济主体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对现行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选择2015—2019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270家企业,共1080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DEA-Tobit模型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为:(1)企业所得税优惠通过影响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2)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偏低,效率值不稳定,且存在技术创新投入冗余;(3)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4)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存在行业差异。基于上述结论,针对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的建议:(1)制定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法律体系;(2)完善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为导向的所得税优惠政策;(3)提高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普惠性;(4)注重对研发人力资本的优惠;(5)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特别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