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1504(赣早籼49号)、IR58025B、金23B、新露B、和江农早2号B等5个具不同优良特性的保持系作亲本。采用杂交、复交和系统选择等方法选育出多个姊妹系(F5代),之后用金23A回交选不育系,同时,对各姊妹系进行稻瘟病筛选与鉴定和配合力的初步测定,最终育成抗稻瘟病的优良不育系“赣香A”,同时获得其保持系“赣香B”。赣香A属感温性籼稻类型,在南昌的一般播始历期为64-77天,叶片数12-13叶;花药瘦小,花粉败育彻底,以典败为主,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且不育性状稳定;农艺性状稳定,整齐一致,落色好、不早衰,千粒重较大,有香味;种子饱满,发芽率达88.5%;开花习性较好,午前花占当天开花的62.9%,颖花开放至闭颖时间较长,柱头外露率略高于金23A,利于制种和繁殖,但柱头活力比金23A略差,因此制种或繁殖的父本花期应早于母本1-2天;对“920”较钝感,制种或繁殖时要略微增加“920”的施用量。赣香A对江西、福建和浙江的稻瘟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与广抗品种特特普比较,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对江西省大部分稻瘟病生理小种有抗性。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比较,也表明赣香A具有较强的稻瘟病抗性。通过分子标记检测表明,赣香A具有Pi1、Pi5、Pi7、Pi33、Pib、Pita等多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具有广泛且稳定的抗性。赣香A配合力较好,所配组合具有超亲优势。赣香A所配组合千粒重大、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但结实率变化较大。通过对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发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穗重是所配中稻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而千粒重和有效穗是晚稻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结实率与产量具较小的负相关,不显著。赣香A的配组要求:中稻侧重于大穗重穗型,同时要选配耐高温的组合,以减小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晚稻则更趋向重粒多穗型,且要选育穗期耐低温的大粒组合,以增加充实度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所以在选用恢复系时,中稻宜选用结实率高、单穗重大的优良恢复系,而晚稻则宜选用千粒重大、穗子略长、每穗总粒数略多的优良恢复系。栽培方面,中稻要尽量避免生育敏感期遇高温,或在敏感期采取措施减小高温的影响,晚稻则要注意全生育期和播种时间,尽量减小后期低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