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贾平凹在小说作品里呈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人性世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贾平凹就走上了文坛,那时他迷失于政治强势话语的操控之下,以人物的阶级性来代替自然的人性,近几年来,他逐渐卸去了种种理念的限制,越来越向本真创作状态回归,呈示了当下社会中人性的真实状况。纵观贾平凹的创作历程,我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的不断演变的叙述脉络,即政治话语——理性话语——存在话语——欲望话语——日常生活话语,通过分析贾平凹在不同话语系统里对人性的呈现,我发现他的人性书写经历了一个从迷失于政治到向民间化创作状态回归的过程。本文拟从这五种话语体系出发,来探析贾平凹的人性书写特征和规律。下面简介一下这五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政治话语中的人性书写。通过展现其初期创作里面普通人物身上无私无欲的个性特点,探析贾平凹早期小说中那种阉割了个人欲望的阶级性;又通过受难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芒来揭示其人物塑造的失真。总之,贾平凹在政治操控和个人要求进步的双重制约下迷失了自我,呈现出一位作家的时代局限性。第二部分,理性话语中的人性书写。通过分析作品中呈现的改革进程中的人性陋态和民族背景下的国民劣根,来探索贾平凹在启蒙理性精神烛照之下对人性弱点的自觉揭露和深刻反思。这表明作家做出了跨越政治拘囿的姿态,在向着改造国民性的路上前进。第三部分,存在话语中的人性书写。通过展现其小说中人物的生命本能与外界伦理的相遇,揭示自由而本真的生命欲望与伦理环境的冲突,又通过神性与匪性的缠绕,揭示了人性的嬗变与转化。作家已将人性书写放在人类存在境遇的底板上,在深层揭示人的欲望突围或人性嬗变的过程中,呈示了对人类存在的永恒悖谬的思索。第四部分,欲望话语中的人性书写。通过分析其小说中对泛滥物欲与变态肉欲的描写,展现了在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后人的欲望的猖狂以及由此而致的人性萎靡、堕落,表达了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缺点是有理念化的痕迹,正像贾平凹自己说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部的工作还没有做好”(《高老庄·后记》)。第五部分,日常生活话语中的人性书写。通过分析贾平凹新世纪以来的几部长篇小说,发现贾平凹近些年来侧重于展现真情,这表明作家在目睹了欲望的张扬和人性的沦落之后对人间真情的呼吁和期盼,我们还发现作家开始着重呈示生活原生态中的人性,他逐渐克服了略显理念化的痕迹,回归到拙朴而本真的创作状态,这预示着作家的人性书写到了一个无艺术即是最高艺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