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新型冷加工钢筋的性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冷加工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外形的新型冷加工钢筋相继问世。 为深化冷加工钢筋技术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升钢筋的性能,本文对新型冷加工钢筋的微观 组织、宏观性能(力学性能、粘结锚固性能) 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钢筋表面的几何形状的差异对钢筋的性能,特别是粘结锚固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本 文首先对 30 个冷轧带肋钢筋、102 个冷轧扭钢筋共 132 个试样的表面特征值进行了全面、 系统的量测与分析,为钢筋外形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基础。 本文通过对光圆、冷轧带肋、冷轧扭钢筋共 11 个试样共59张金相图的研究,分析了 冷加工后钢筋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钢筋力学性能(强度、延性)的影响。揭示了Ⅲ型 冷轧扭钢筋中间部位晶粒变形明显大于边缘部分的现象,分析了Ⅲ型冷轧扭钢筋在强度提高 的同时仍保持较好延性的原因。 通过对光圆、冷轧带肋、Ⅰ型冷轧扭、Ⅲ型冷轧扭钢筋共 10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延 伸率测试,分析了冷加工程度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最佳轧扁度参数,为钢筋的轧 制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通过试验统计回归得出了钢筋断后延伸率δ5、与δ10之间的折算关 系式,为冷加工钢筋伸长率换算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通过光圆、冷轧带肋、Ⅰ型冷轧扭、Ⅲ型冷轧扭钢筋共 106 个试件拉拔试验,分析了各 种钢筋的粘结锚固特性,论述了冷轧扭钢筋的”P-S”曲线上出现第二峰的原因及其对于锚 固延性的作用,探讨了冷轧扭钢筋的粘结锚固机理。经过统计回归分别推导了Ⅰ型、Ⅲ型冷 轧扭钢筋的有关特征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拉拔状态下的临界锚固长度。 最后对较大锈蚀 (6%) 情况下,光圆、冷轧带肋、冷轧扭钢筋的粘结性能进行了对比 研究,探讨了在较大锈蚀下,冷轧扭钢筋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的原因, 本文的试验研究的成果为Ⅲ型冷轧扭钢筋技术规程的制定作了前期准备。 关键词:冷加工钢筋 螺旋状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粘结锚固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天然石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一些问题,本试验对天然石墨进行表面活化或之后继续掺杂LiOH和乙酸锂处理。通过测试比表面积、d002值、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和电性能测试分析,发现改性处理后的石墨电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初步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
该文设计并制备了引入不同合金芯丝的Bi-2223带材,希望这种结构能在不降低带材临界电流密度的同时,使带材的机械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对带材的热处理温度优化,研究了热处理温度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子层厚度为纳米量级的Cu-Ni金属多层膜.对Cu-Ni纳米金属多层膜的硬度、耐膜性、层间结构及巨磁阻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调制波长纳米多层膜的硬度的测
该论文就是以发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应用背景,研究燃料电池材料的组成、微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拟对掺杂CeO、LaGaO电解质以及氧化铈-无机盐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深入
该文在Unix和WinNT环境下建立了IPCDS原型系统,原型系统的异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协同的思想.通过对注塑产品设计实例的过程实现,验证该文提出的注塑产品协同设计任务规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