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穴位针灸结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立普妥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斑块的消退情况以及 TC、TG等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斑块形态良性改变以及PSV(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流速)、PI(搏动指数)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RI(阻力指数)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扁平斑和软斑有消退作用,能够明显减小此类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且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揭示西红康方对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变化。从而评价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