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它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都体现着极具当地特色的建筑形态和传统文化。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张壁村民居,张壁村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它集军事、生产、宗教、居住于一体,是中国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罕见的“袖珍城堡”。当今对张壁村的研究多在整个聚落的形成、发展及村落中的庙宇、军事设施方面,鲜有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做深入的分析。论文通过分析张壁村民居这一实例,重点是对其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归纳和整理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的总体特征及成因,进一步发掘张壁村民居独特的价值,同时,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的分析进行一些现实思考。论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与理论结合的方法,对张壁村民居的建筑形态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从论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路线图等方面分析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内容。第二章是对张壁村村落概况进行分析,为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与基础。第三章是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依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分析民居的总体特征、再分析空间组织顺序,最后分析民居的构成要素、构造形态、视觉形态,总结出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的独特性。第四章是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地域、防御、经济等方面分析。最后一章提出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的现实思考,一方面分析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提出民居的具体保护措施与发展思路。论文的独创性是对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并思考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经过分析研究可得出张壁村民居建筑是以砖石锢窑、木构房屋为主,建筑因地制宜,还具有地道、院墙高筑等防御特征。张壁村民居建筑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因素,二是满足防御功能而形成的防御因素,三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因素。论文最后提出了对民居具体的保护措施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