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背景下,“空心村”的问题日趋严重,现已发展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控因子之一。空心村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农村地域系统、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保护耕地红线的战略要求。为此,农村空心化程度综合评价与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估技术研究,有利于推进千万村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有利于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走向规模经营,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基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选取平原农区河南省邓州市为研究对象,遵循“理论到实证”,、“宏观到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借鉴有益的村庄土地整治经验,对“空心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空心村”的演进机制、形成原因进行剖析。针对空心村的典型特征以及对我国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合GF-2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并对邓州市2000年到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之后基于GF-2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空心村分类体系来完成研究区空心村土地利用分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各影响因子进行空心村土地适宜性评价。本研究重点对农村空心化程度综合评价与分层抽样技术、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估技术以及空心村空间格局演变情景模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程度综合评价技术是通过构建省、县、乡(镇)三种空间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不同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进行定等分级,从而实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地域分区及可视化表达。本研究将空心村整治潜力评估分为理论整治潜力和现实整治潜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空心村演变模拟方案主要有:无保护方案、耕地红线保护方案、水资源保护方案、古建筑文物保护方案、生态保护方案、综合保护方案等6个不同情景。最终,提出研究区典型村庄的整治方案,并针对我国空心村整治存在问题和如何整治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