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药物递送、基因转染、抗菌、生物成像、光热治疗等。由于存在大的比表面积,进入机体后石墨烯会吸附各种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将赋予石墨烯新的生物学身份,因此研究石墨烯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石墨烯生物效应和指导石墨烯安全应用的重要基础。作为潜在的抗菌药物,石墨烯可以通过力学作用破坏细胞膜或者诱导氧化应激杀死细菌,然而光照对石墨烯抗菌能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仍有待探索。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石墨烯量子点(GQD)可用于成像、分析、检测等领域,但是其安全性及机制仍有待研究。在本论文中,通过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我们研究了石墨烯吸附血液蛋白的过程及机制,并发展石墨烯用于治疗蛋白质误折叠相关的疾病。随后,分析了氧化石墨烯(GO)光照下的抗菌能力以及材料在生物环境中的光转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系统地研究了GQD光照前后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机制以及生物学效应。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实验(原子力显微镜、荧光光谱、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和理论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首先研究了石墨烯对血液中四种高丰度蛋白质的动力学吸附。结果发现,相比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具有极强的吸附蛋白质能力,石墨烯对不同蛋白质表现出不同的负载量、亲和力、吸附模式,表明石墨烯吸附蛋白质具有选择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除了疏水相互作用,石墨烯的π平面与蛋白质芳香性氨基酸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是吸附过程的主要导向力。而且蛋白质的吸附可以显著降低石墨烯的细胞毒性。本工作对理解石墨烯的生物效应机制和发展其生物医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基于对石墨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解,进一步研究了石墨烯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中成熟的淀粉样纤维的清除作用。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只能改善AD的某些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病情的逐步恶化。本工作发现GO不仅能够抑制Aβ单体的纤维化,而且能够破坏成熟的淀粉样纤维,而Aβ蛋白纤维化则是AD主要的病理学特征,因此GO可以作为一种AD的潜在药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显示石墨烯片层既能够嵌入到淀粉样纤维中,也能够将Aβ单体从纤维中逐步抽提。最后,细胞实验证实GO能够降低Aβ纤维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细胞毒性。本工作通过研究石墨烯与淀粉样蛋白的作用过程及机制,表明石墨烯可以作为一种潜在药物用于治疗AD等蛋白质构象疾病。3、随后研究了GO在太阳光光照下的抗菌机制及材料自身的光转化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潜在抗菌药物,石墨烯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石墨烯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以及石墨烯诱导的氧化应激。本工作发现在太阳光光照下GO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强。借助电子自旋共振光谱,检测到光照下GO产生了强氧化性,能够快速氧化一系列的抗氧化剂,并且发现强氧化性直接来自于光生空穴。最后,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证实大量滞留在GO表面的光生电子可以显著加快GO自身的光还原过程。本工作首次报道了光照可以显著增强GO的抗菌能力,并且揭示了新的抗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抗菌领域的应用。4、最后,系统地研究了GQD这一特殊的石墨烯衍生物在光照前后抗氧化/促氧化活性的转换及机制。发现GQD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但是,在405 nm激发光的照射下,GQD具有显著的氧化性;使用电子自旋共振光谱首次发现了GQD光照后产生多种自由基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单线态氧来源于光照后产生的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来源于电子激发后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光照产生的自由基加剧了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并且严重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光毒性。本工作发现了不同环境下石墨烯量子点抗氧化/促氧化活性的转换,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GQD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蛋白质构象疾病中的应用;发现光照可以显著增加石墨烯的抗菌活性,揭示其抗菌活性的增强源于光生空穴;探讨了不同环境下石墨烯量子点抗氧化/促氧化的转换和机制。本论文对理解这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发展其潜在生物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体饮食健康教育在预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146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分别进行个体系统化饮食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经统计分
生物组织光学参数与组织成份、结构和健康状态直接相关,对组织光学参数进行非接触、快速、准确的在体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具有非侵入、高分辨、高
血栓和再狭窄是心血管疾病术后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心血管植入材料表面的内皮化不完全或内皮化延迟而导致的凝血或平滑肌增生。植入体材料表面的原位快速内皮化
20世纪初生物学领域机体论与还原论之争,促成了一般系统论的诞生。尽管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这的确是促进科学统一的一次科学革命。科学发展过程中,在承认机械还原论优点的同时,
人类复杂疾病,如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癌症等复杂疾病都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