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与公司违规——基于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17年中国社会捐赠总额达到1499.86亿元,其中企业的捐赠总额占比高达64.23%,企业越来越热衷于慈善捐赠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多聚焦于企业慈善捐赠的“正面动机”及经济后果,即慈善捐赠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广告效应,而且可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产品质量可靠、财务状况良好、对未来业绩充满信心的信息,还可以帮助企业与政府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进而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融资便利、投资机会、科技资源等经济实惠。然而近年来热衷于慈善捐赠的企业却屡屡做出背离社会责任的行为,这也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企业慈善捐赠同样呈现出“火爆”场面的是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在政治干预、处罚执行力不严、监管效率低下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联系到前面的慈善捐赠帮助企业获取“正向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异象,不禁让人想到企业的慈善捐赠会与违规行为相联系吗?具体来说就是慈善捐赠能帮助企业获得违规处罚减免这项特殊资源吗(违规查处率降低)?慈善捐赠越多的公司违规倾向(违规可能性)反而更大?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以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慈善捐赠和“一会两所”(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稽查出的违规行为来进行研究,结合寻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Probit模型,将企业慈善捐赠与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纳入一个研究框架之中来探究慈善捐赠与公司违规之间的联系,给出理论上两者之间联系的可能性和实证方面的经验证据。
  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慈善捐赠规模越大,违规被查处的概率越低,违规倾向反而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在地法制环境越差,这种关系也越明显;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慈善捐赠与违规的上述关系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进行了部分探索性研究,在区分违规类型后,本文发现相比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慈善捐赠与公司经营违规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在将样本分为十八大前后两部分以后,本文发现十八大以前慈善捐赠与公司违规的上述关系更为显著。
  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扩展了慈善捐赠、社会责任异象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从寻租理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角度去探讨了慈善捐赠与公司违规之间如此联系的可能原因,也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寻租、慈善捐赠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看待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现实中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行为相背离的异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MM理论提出以来,大量的学者就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得出一致的结论:企业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而后随着动态权衡理论的产生,即公司资本结构决策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资本结构的研究也从静态分析慢慢发展为如今的动态分析。目前大量学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因素。从2008年内控基本规范出台至今,所有主
学位
会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值得警醒的是,这些伟大成就部分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的,目前环境问题已经以雾霾、沙尘暴、全球变暖等形式开始威胁我们的生活。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央政府就具体类别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