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离体诱变及耐盐突变体的筛选的技术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木薯为试材进行了耐盐突变体的诱变及筛选研究,初步建立了木薯耐盐突变体诱变筛选的技术体系。研究了诱变剂对2个木薯品种以及离体组织的影响,并且对不同诱变处理植株的耐盐性差异进行了比较。 1.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后的再生植株试管苗阶段的形态学观察,共获包括紫色叶柄、斑叶、瘤状叶片、细长叶片、茎杆细小、叶型变异、叶色变异的7种不同类型的变异植株。 2.诱变处理的效果物理诱变剂60Co-γ射线化学诱变剂EMS、均对离体木薯组织具有诱变作用,不同辐射剂量诱变处理的木薯茎段进行2个月培养后,生长情况发生变化。单芽茎段出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植株生理的损伤越严重,品种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化学诱变剂EMS对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的处理中,EMS的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损伤程度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存活率与诱变效果的双重因素,10h+0.2%的处理组合可以作为EMS诱变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在10Gy的照射剂量下,木薯组培苗单芽茎段存活率在50%左右,继代苗成活率也都很好。认为辐射剂量10Gy,剂量率为1Gy/min的60Co-γ射线是木薯组培苗单芽茎段适宜的诱变处理剂量。 3.对诱变剂的敏感性SC8木薯和SC124木薯植株在各种诱变剂的处理下,成活率和再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两个品种对各种诱变剂的敏感性相似。适宜作为离体诱变的起始材料。 4.诱变处理再生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耐盐性比较诱变处理再生植株经过含临界浓度NaCl培养基的初选后,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再生植株的SOD、POD酶活性高于对照,MDA含量和Nd+/K+值都低于对照,并且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也高于对照,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其他文献